比特派网站网址|中国偶像

作者: 比特派网站网址
2024-03-08 05:15:00

如何看待现今中国偶像这个职业的现状和发展? - 知乎

如何看待现今中国偶像这个职业的现状和发展?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偶像如何看待现今中国偶像这个职业的现状和发展?本人20,平时不怎么看综艺电视剧,尤其是那种选美选偶像的那种,最近这类综艺层出不穷,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等。我很费解,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当偶像,我能…显示全部 ​关注者21被浏览12,314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添加评论​分享​13 个回答默认排序音乐先声一个较为硬核的音乐泛娱乐观察博主。​ 关注作者 | 柳成枝 编辑 | 范志辉在无预热宣传、微博热搜暂停的情况下,《乘风破浪的姐姐》无预警地成为了2020年最大综艺黑马!短短5个小时内,#乘风破浪的姐姐#话题阅读量从12时30分的31.6亿,直接飙至34.8亿,#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话题阅读量也达到9732.1万。截至6月15日20点30分,《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综艺在芒果TV的播放量已超4.1亿次。从黄晓明的"我就是来伺候大家的",到节目组将"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标准"打到屏幕上,再到各位姐姐们面对节目组时的种种"不配合",网友们大呼称"真是活久见,看多了偶像们被虐的场面,这从成团见证人,到导演组,再到评委们都充斥着满满求生欲的样子真是太大快人心了!"没有客套话、想穿什么穿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跳的好不好、唱的好不好,你说的都不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一群真性情的姐姐们直接掀翻了整个偶像市场。相较于姐姐们的反套路,娱乐圈的标准偶像们最近却好像不那么顺利。比如,近期被誉为"四千年美女"的鞠婧祎在爱奇艺生活类真人秀《我要这样生活》的翻车。从起床刷牙的伪"素颜"暴击,到一口面包嚼32次才入口,再到下厨房时的用力懵懂,"玉软花柔不食人间烟火"的滤镜式生活被网友吐槽为"做个美女,累不累啊"。这不是鞠婧祎第一次被吐槽偶像包袱太重,2019年3月,在《快乐中国毕业歌会》中,鞠婧祎就被质疑"假拉"小提琴,其目的只是为了用完美的录音来维持偶像完美的人设。可以这么说,四千年美女与过于虚幻的偶像人设已经成为鞠婧祎的一大槽点。而刚刚落幕的选秀综艺《青春有你2》中话题度大多集中在虞书欣、秦牛正威、蔡卓宜、赵小棠、林小宅等非专业出身的话题选手身上,与此相对应的是节目中SNH48、BEJ48等标准少女偶像的低话题度,以及《创造营2020》中的选手唱跳实力皆优但热度却不对等的现状。什么时候开始,标准偶像开始不那么受欢迎了呢?互联网时代的标准偶像与新世代偶像标准偶像的概念来自于日本,也可称为正统偶像,通常指的是从小接受专业训练,拥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颜值符合大众审美、认真经营自己的偶像事业且无黑料、无绯闻的正能量偶像。最典型的代表有日本近期退出娱乐圈的AKB48成员渡边麻友(わたなべ まゆ,Watanabe Mayu),韩国的少女时代、BLACKPINK等偶像团体,中国的宋茜以及前文所提前的鞠婧祎等偶像艺人。就渡边麻友来说,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AKB48成员之一,其号称日本后偶像时代的最后一位标准偶像。2006年12月3日出道,在其13年的偶像生涯中,一直以标准偶像的标准严苛束己,保持零绯闻、零黑料的记录,被秋元康称为"生而偶像"(アイドルになるために生まれたきた)。在被问及对偶像的看法时,渡边麻友在2015年接受日本人物类纪录片节目《情热大陆》采访时曾说道:"偶像的王道,就是把美好的东西都呈现出来,这才是偶像应该做的事情……偶像之所以能发光,我想是因为有人对其抱有期待。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梦想和希望。"事实上,渡边麻友也用其青春践行了这一说法。无论是被日本以拍摄社会丑闻闻名的杂志《周刊文春》跟踪拍摄她一个月的一无所获,还是2017年其对于须藤凛凛花(すとう りりか,村内称为"008")在会场宣布结婚时的错愕和不可置信,或者是在镜头前永远上扬的嘴角,渡边麻友一直恪守自己"偶像"身份的规则和尺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有着超过50年历史的日本偶像产业中,无论偶像的标准如何改变,渡边麻友始终坚守自己标准偶像的定位。光鲜背后自然也有失落。当媒体问到成为偶像后失去的东西时,渡边麻友则回答道:"失去的东西非常清楚,作为人的感情。"而这也是标准偶像在目前遭遇到的困境。无论是宋茜在《我家那闺女》真人秀中被人吐槽"工作状态"的综艺感,还是鞠婧祎在《我要这样生活》吃力不讨好的"偶像"生活,其本质在于标准偶像除了展示其过硬的偶像质素外,大众很难找到她们的生活中作为普通女孩的共鸣。与标准偶像对立的则是另外一派有血有肉、接地气的新世代偶像。Ta们大部分已经脱离了标准偶像的桎梏,在舞台表现力、个人生活、外表上或多或少已经脱离了主流审美,更注重其作为个人的舞台或者是生活魅力。代表人物有日本的废柴偶像指原莉乃(さしはら りの,Sashihara Rino)、韩国的泫雅、中国的杨超越、王菊以及婧妹中个性张扬或者不符合一般女团标准的虞书欣、蔡卓宜、赵小棠等人。以指原莉乃为例。来自乡下的指原莉乃在15岁时参加AKB48的甄选,最终成为AKB48的五期生。从早期的"丑女"+唱歌走音,到后来的"废柴"气质,再到后来的恋爱"丑闻",指原莉乃几乎和标准偶像毫无关系,而其恋爱史也触犯了作为偶像的大忌。但除了2012年的几乎"丧"到谷底,2013年后的指原莉乃就开始了她的逆袭之路:除了2014年败给渡边麻友外,指原莉乃取得了AKB48选拔总选举四届冠军,以及AKB48总选举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三连冠。在2015年总决赛感言中,指原莉乃动情地说道:"这并不是发生了一次奇迹,我相信这个第一位是凭着自己这一年的努力得到的。我是掉队者,并不是被选中的人。全国掉队的各位,让我的第一位给你带去自信吧。"这也代表了新生代偶像最大的性格特点。无论是泫雅、王菊对自己生活的自信,还是杨超越"我是全村人的希望"的励志,或者是蔡卓宜对于离异身份的坦然,以及虞书欣、赵小棠的真性情,她们或许并不完美,但她们却永远积极向上。完美人设遭吐槽,标准偶像不吃香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时代的偶像标准也有所变化,而其背后也映射着行业、社会思潮的变迁。从传统媒体时代,标准偶像的主控者一般是经纪公司,如日本的"杰尼斯模式"或韩国的"练习生模式",经纪公司运营并管理着偶像,形成了从选拔、推出市场到偶像周边开发的成熟模式。在学习日韩模式基础上,中国的标准偶像主要包括:从韩国回流的韩庚、归国四子、宋茜等人,参考日本养成模式培养的SNH48成员和TFBOYS,以及《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系列中各大经纪公司的练习生。这种模式下,经纪公司可以说是偶像事业、生活的主导者,经纪公司既是偶像的"创造者",又是偶像的"管理者",同时还是偶像的与粉丝间的"联系者",选什么人、走什么风格、出什么作品、什么时候开见面会、在哪开演唱会、和粉丝说什么话、怎么应对记者的问题等,决定权几乎都在经纪公司手上。最典型的例证,可以历数到韩国被广为吐槽的对艺人的压榨,以及国内偶像、粉丝与经纪公司的多场撕逼大战。从这点来看,要说许多偶像的个人风格和其真实的性格底色完全一致,这种可能性并不高。而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则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格局。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赋予了偶像本人不同以往的话语权,偶像不再是一种单纯养成的文化商品,他们开始在许多粉丝的介入和注视下诞生于大众的视野中。其中,个人工作室的兴起便是偶像自主经营和经纪公司把控全局的博弈结果。偶像本人成为了高度人格化的网络流量入口,他们可以像"网红"一样进行自我设定和经营,通过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对着大众做直播,并营销、推广音乐和影视作品,并最终实现多平台、大跨度的多元经营。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对称性也使得偶像与普通人的距离被拉近,甚至偶像的曝光率也在某个程度上提高了,有关偶像的个人独处、恋爱、婚姻、婆媳关系的真人秀也被一个一个地被推到大众的视野中,大众与偶像的关系从远距离的遥望变成了近距离的观察。新世代偶像具有更为真实的人格圈粉优势,行为举止仿佛邻里间的弟弟妹妹般亲切。而标准偶像则像飘在云端的仙人般,缺少"人味儿",经常被质疑是纸片人,平面而又枯燥。大众审美的变迁也是标准偶像开始势弱的原因之一。从内娱市场来看,从初世代偶像李宇春、超女短发帮打破对女性偶像的认知,到吴莫愁、吉克隽逸、王菊的反潮流,再到杨超越、蔡卓宜、虞书欣的"非完美人设",大众对于女性、偶像的边界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开放变得模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市场逐渐走向垂直化、细分化的同时,大众审美也开始细分,偶像选择更加多元,偶像崇拜也更加碎片化,人们往往崇拜偶像的某方面特征而非全部,偶像圈层化成为了行业内的一种趋势。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也使得大众能接触到更多的异质文化,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趋于强化,许多人常常会想通过追求时尚、前卫、独特等方式来标榜自我。相反地,许多人开始对于以商业模式包装出来的标准偶像产生了厌烦心理。选择或者创造更贴近自己的性格或属性的偶像,成了新世代广大群众的另一种审美追求。换句话说,新世代偶像被赋予了反抗主流审美、主流界定的意义。Ta们的出现迎合了当下大众反叛权威的心理。某种程度上,正是大众的反叛心理催生了这些新世代偶像。他们更符合当下大众的自我投射,从而达成共鸣。另外,中日韩偶像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大背景下也促使了偶像内涵的狭义化。偶像的定义从明星与偶像的通用,到慢慢被狭义化为偶像团体,最终演变为特指以歌舞或艺能为载体,向大众贩卖人设和幻想的团体。以日本AKB48模式为例,其口号是"可以面对面的偶像",在甄选的标准上较标准偶像更为多元化,成员的唱跳实力慢慢居于其个人性格魅力之下。拿AKB48元神七来说,成员在身高、性格、形象特色上都千差万别,光站在一起都很难做到整齐。前田敦子、大岛优子、高桥南而在国内,虽然歌手、演员与偶像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但"偶像"一词也慢慢地不一定与歌舞有关了。毕竟比起业务全能,贩卖幻想和人设才是这个世代偶像的根本和生存之道。结语总的来说,无论是标准偶像还是新世代偶像,其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大众对于偶像的幻想,只不过这个幻想可接纳的尺度在互联网时代被逐渐放宽,从而产生偶像也可以做普通人的错觉。杨超越可以在表演中滑水,但吸烟等行为是万万不可的。同样地,新世代偶像可以是"非完美人设",但仍旧无法背离大众对其基本的偶像"幻想"。也就是说,作为偶像,你可以不会唱歌跳舞,但你至少要在道德底线上符合我们作为粉丝对于真善美的基本尺度,譬如说虞书欣的"真"、秦牛正威的"善"、杨超越的"美"。只不过这样的期许在过去看来会显得有点单薄,毕竟在标准偶像为主流的时代,作为艺人来说,"技艺"或许才是根本。当然,国内的偶像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唱歌跳舞的实力要求依然是十分看重,但选秀综艺中标准偶像的衰落,从本质上来讲也是时代大框架的一种趋势。话题选手的陆续出道、《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火爆以及越来越多的市场实践也在逐渐印证着,女团的标准并不是只有唱跳实力这么单一的评判标准而已。排版 | 安林看完以上内容: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先声”三个忙:1、点个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2、关注我和专栏,让我们一起成长。3、关注公众号【音乐先声(ID:nakedmusic)】,第一时间收到最新音乐产业快讯。发布于 2020-06-15 22:00​赞同​​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知乎用户请题主看一下这个采访,或许能解答你的困惑“三个人都是娱乐圈的典型人物,一个是实力歌手却无法成为偶像,一个是被南韩娱乐圈筛选过的遗珠,一个是在缺少市场的中国娱乐圈摸爬滚打。我们希望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视频,新京报真的在用这些人,反应着娱乐业的一些事情。”本来想了很多东西要讲,但想想讲出来也没有实在感,都是理论东西,不如自己亲眼见见,亲耳听听,他们为什么想要成为星星。发布于 2018-05-15 10:16​赞同 1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日本偶像、韩国偶像以及中国偶像,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 知乎

日本偶像、韩国偶像以及中国偶像,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偶像综艺日本爱豆韩国爱豆爱豆 (idol)日本偶像、韩国偶像以及中国偶像,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关注者182被浏览247,484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2​2 条评论​分享​42 个回答默认排序知乎用户v1kvXi​ 关注谢邀。这题还挺适合我这个圈地自萌的高龄日韩双蛋老阿姨回答的…按照包装程度排名韩日中团队协作程度排名日韩中粉丝撕逼能力排名韩中日公司综合实力排名日韩并列最后中成员发展程度日韩中总结一下就是韩团偶像组合就像是奢侈品牌中的彩妆。每年每月都在出闪耀的新品,价格不菲外表光鲜亮丽,制作要求很高,但工艺成熟,销量好,想要拥有它们需要花费非常多的金钱。如果销量不好,也许下一季就不会再出货,新年限定也不会再有它们。而且普遍保质期不长。日本偶像就类似于上一季的apple产品,外表不如新产品那么好看,但用起来还是非常顺手。放在家里可以当备用机,可以当电子相框,都会比专用的要好用那么一点点。就算认真再拿起来用也不会卡顿,适当爱惜也不会坏。你不会忍心一下子丢弃它们,闲来无事翻翻里面的内容,都会觉得非常亲切。中国偶像就像现在突然兴起的国货彩妆,因为起步时间不长,包装颜色看起来都很像隔壁大牌彩妆。但也有少量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但很多人会因为一些突然出现在美妆博主实力推荐中的产品有没有备案,是不是某大牌代工厂出品,会不会引起皮肤问题而忧虑不敢入手。但喜欢它们的人会狂热的喜欢,抱着“我想看着这个品牌成长”的心态追随它们。我说的这么抽象…会不会有人懂……毕竟我也是为了某团和某团流过泪的老阿姨啊…发布于 2017-09-09 23:15​赞同 87​​2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软趴趴的银子普普通通缺德人​ 关注居然有人邀请我?先谢邀。说一下我的理解,毕竟也算追了三国爱豆,有些自己的看法,不对还请理智交流,不要喷,我会哭的。日本爱豆我稍微有点了解的都是杰尼斯的,女爱豆也只有AKB48,如果声优也算的话那么就还有很多,我觉得日本爱豆其实都很长寿,也可以说是因为卖人设(男友啊女友啊)这种的,本身颜值可以,实力也还行,如果有组合,组合内的每个人都各自有发展或者多栖发展,所以普遍长寿。歌舞实力一般,相较于韩国爱豆有差距,舞蹈大部分较简单,歌曲的话我听过的好听的都不错。由于日本国内的动漫产业可能过于发达,所以我自己感觉日本的娱乐产业有点不太蓬勃。韩国目前已经算是亚洲人追求星梦的起点之一,韩国爱豆普遍颜值高,实力参差不齐,有实力颜值兼具的,也有光有颜值的,也有实力出彩的,但是长寿的少,更新换代太快,2012年的韩流顶峰期各个团体混战太可怕。而且由于韩国人民普遍小龙虾,听歌大部分不走脑子,无脑追捧欧美,有许多有实力的人会被淹没。韩国爱豆更像是产品,怎么看都没啥太大分别,能特别火的都需要机遇,机遇不到也就是糊着。目前卖人设也挺普遍的,但是比日本宽容一点,大概。中国爱豆…我不能定义这爱豆指的是什么,演员?还是歌手?如果说流量小鲜肉就是爱豆,那么他们普遍亟待提高实力,并且考虑洗粉并积极引导粉丝往正道上走,别再祸害中国娱乐圈了。emmmmm 抱歉 带个人情感了。中国爱豆有实力高颜值高的,但普遍实力不高,颜值总体偏中上,看个人口味而定,而且中国人多,转移注意力也快,所以几乎就是看谁爆点多,卖人设卖的太过火,崩了就全都骂,没有定性,只能说粉丝圈需要强大且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判断能力。总的来说,日本爱豆是职业,韩国爱豆是产品,中国爱豆是戏子。职业,是需要认真去做去对待的,所以,日本爱豆长久的多,牺牲也多,利益一般。产品,是没有自主权的,根据经纪公司来行动,即使自己工作,几乎也要根据公关来行动,限制多,利益少。戏子,以消费自己来获得利益,幺蛾子多,是非多,戏精多,你永远不知道第二天又是让谁滚出娱乐圈,利益多。以上,临时打出来的,有逻辑问题,有的还只说了一半有机会再完善。编辑于 2017-09-25 09:08​赞同 96​​16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浅谈日韩与中国的偶像文化差异 - 知乎

浅谈日韩与中国的偶像文化差异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浅谈日韩与中国的偶像文化差异理想主义小可爱#言语语言康复 #教育 #抑郁症 #狗“偶像”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用土、木制的供人敬奉的人像。比喻极为崇拜的对象。”第一个义项在中国已有很长久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史记》。而这一个词的正式提出,则是在太平天国时期,杨秀清和萧朝贵的《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中的“魔鬼者何?就是尔等所拜祭各菩萨偶像也。”而我们如今所提到的偶像其实已经是第二个义项,即引申意义上的了。近年来,偶像的概念在中国也更是在不断变化。在此,我想浅谈一下日韩与中国的偶像文化的差异。当然日韩偶像之间彼此也有着体系上的诸多差异,但在此,我仅主要就两者偶像文化中共同具有的特点与我国尚未完全的体系下偶像文化的差异展开。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差异,就是界定问题。中国的偶像概念实际上并不明晰。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首先是近年来“偶像”的狭义化,原本我们提到偶像,可以是指我的父亲,可以是周总理,可以是康德。而随着网络、媒体和明星产业的发达,如今我们提到“偶像”一词时,往往多指自己喜欢的明星。这个概念虽然主流,但毕竟不是在严格定义下的。此外,中国的演艺人们时常有跨界现象。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个歌手去拍电影了,那个演员去出演综艺了,还有主持人去写书了。我国的明星们总喜欢跨领域,他们仿佛越来越全能,使得我们观众眼中的艺人的分界也越来越模糊。TA是偶像,也可以是演员,是歌手,尽管TA可能演技唱功欠缺,但仍有大票粉丝和观众买账。因为艺人们不再需要“各司其职”这点,使得各领域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下降,而粉丝和颜控的观众们带着厚重的滤镜也喜闻乐见。这都让我们口中的“偶像”的概念更加模糊。然而,日韩文化中的偶像定义则十分明确,他们往往用来指多以团体出现的唱跳型艺人。作为偶像产业极为完善的国家,他们不仅在定义上更为狭义、细化,并且在偶像本身和粉丝上有着许多不成文的规定。他们所界定的偶像已然是区别于演员与歌手的演艺圈中的另外一种职业。这些日韩定义下的偶像大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年轻、努力、高颜值、宠粉等。他们需要有实力,但严格而言,这个“有实力”的门槛并不高。此外,比起其他类型的艺人,他们往往更有亲近感。因此,他们的公司团队在圈粉方面也往往以女友粉男友粉为主,年龄层往往也是比这些偶像本身更年轻或差不多的群体。同时,这些偶像本身也十分年轻,这带来了其他一些影响。其中就有偶像的不成文规则之一,恋爱禁止(当然,这一点在出道较久的偶像身上并不致命)。这一点的原因在上文其实有所提及。首先是他们的制作团队既然以“男/女友”的形象作为卖点,恋爱的行为实则在某种角度上是对粉丝的一种背叛。事实上,我所谓“恋爱禁止”本身并不是一个规定,真正的规定应该是:不能辜负粉丝的期望。而在中国,这个不成文规定则没有这么有约束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10月份公开恋情的的某著名流量偶像,卢涵。这件事情引发了一场大范围的脱饭(包括我,单就个人而言此事只是导火索,并非主要原因)。很多路人和仍然是粉丝的人总是跟我们这类人强调:“他也是人,他为什么不能恋爱?真正的粉丝应该支持他。”但是一开始以男友形象圈粉,之后又公布恋情,这我不客气地说可以算是一种又当又立的行为了。而且由于卢涵本人在韩的演艺经历,导致在那个体系影响下的多数粉丝更加感到难以接受,因为韩国也有不成文规定。其次,日韩与中国偶像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大环境上。去年四月初音悦台颁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团在EXO,Tara,NCT这些著名偶像团体参与的竞争中拿到了最受欢迎组合奖,并且票数是在最后几分钟疯涨。仿佛在告诉我们粉丝,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然而反观日韩方面,即使是小公司的组合也有可能拿到一位,这都取决于音源等数据,都是粉丝和路人们实打实刷出来的。日韩不乏大公司,而且他们的大公司很可能更财大气粗,但他们也仍然会遵守游戏规则。说真的,既然都愿意花钱黑幕了,为何不将资金投在歌曲制作和偶像包装方面呢?中国的偶像文化若是想积极发展,这个大环境也必须有所改变。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偶像”一词实际上也是有些复杂的,尽管这是一个在中国也有一定历史的词,但我们如今赋予它的含义可能更接近于一种外来引进词汇。因此个人认为,我们可以用“爱豆”(idol的谐音)来表示我们所谓的“偶像”。毕竟我们长一辈的人对于偶像一词可能更倾向于“崇拜的对象”这一理解。以上即为本人对于日韩与国内偶像文化差异浅薄的看法,欢迎各位的理智评论和探讨。编辑于 2018-04-25 17:38日韩文化偶像​赞同 36​​25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中国偶像(东方卫视节目)_百度百科

(东方卫视节目)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中国偶像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添加义项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中国偶像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东方卫视节目《中国偶像》(Chinese Idol)是由上海东方卫视联合《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制作团队携手共同打造的一档大型歌唱类比赛节目。《中国偶像》的原型即在美国拥有12年辉煌收视历史且被誉为“美国真人秀之王”的王牌节目《美国偶像》。中文名中国偶像外文名Chinese Idol类    型大型歌唱类比赛节目首播时间2013年5月播出频道东方卫视现    名中国梦之声目录1节目简介2赛区设置3赛制赛程4节目概况节目简介播报编辑12年来《美国偶像》不仅影响了数亿美国人民,并陆续将其不可撼动的影响力扩展到全球,成为风靡全球的歌唱比赛节目。 [1]赛区设置播报编辑中国内地赛区:上海、南京、杭州、北京、天津、西安、哈尔滨、深圳、福州、广州、长沙、成都、重庆、武汉、沈阳、东莞、济南、内蒙、宁夏、青海、长春、大连、甘肃、新疆、厦门、太原、郑州、石家庄、青岛、昆明、苏州、无锡、南昌、合肥海外赛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大赛区)、伦敦声动赛区:新加坡赛区、马来西亚赛区、韩国赛区、泰国赛区、印度赛区赛制赛程播报编辑海选、淘汰赛、十强晋级赛、冠军争夺赛、全国总决选节目概况播报编辑12年来,《美国偶像》打造出的国际巨星,不胜枚举:KellyClarkson ,Carrie Underwood , Chris Daughtry , Adam Lambert , David Cook 这些曾经怀揣音乐梦想却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通过《美国偶像》的舞台,从数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格莱美音乐大奖等各种音乐大奖的座上客。更有诸多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艺人、巨星争先来到《美国偶像》的舞台担任评委,如Jennifer Lopez , Steven Tyler , Mariah Carey ,Nicki Minaj等。2013年,《美国偶像》终于登陆中国,并落户东方卫视,成为《中国偶像》(Chinese Idol)。《中国偶像》现面向全国公民包括港、澳、台居民,中国境内外籍的合法居住者及海外华侨招募偶像候选人,旨在为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最广阔的音乐舞台,同样,我们会携手华语音乐圈最顶尖音乐人、制作人、巨星导师成就你的音乐梦想,共筑中国偶像梦工厂。节目于2012年12月全面启动,2012年12月—2013年4月全国招募,2013年4月正式录制,5月登陆东方卫视黄金9点档播出。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破与立?中国偶像产业发展三大挑战 - 知乎

破与立?中国偶像产业发展三大挑战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破与立?中国偶像产业发展三大挑战Delusion“所以念君者,为百年,不为一夕”导语:从2004年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到近年兴起的《偶像练习生》《创造营》《青春有你》,从韩流文化冲击到本土偶像市场当道,中国的偶像产业正在逐步崛起,更是在近年呈现出大跨步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偶像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社会各界对于这样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也充斥着不同声音的讨论。在现有的国内大环境下,偶像产业的发展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又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下面,本文将带你分析中国偶像产业发展的三大挑战。[1]在开始分析之前,这里有一组直观的数据,帮助各位了解国内偶像产业的规模现状:2018年,中国偶像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04.5亿元,同比增长26.4%,预计2020年,规模将达1000亿元。粉丝经济商业价值不断提升:2018年粉丝经济市场规模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60%。[2]。同时,在对粉丝群体的大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用户画像显示,现阶段我国的粉丝群体有以下三个几个关键特征:“一线城市”、“青少年”、“女性”、“95后及00后”。[3][4]图片来源:Owhat《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从表面上来看,中国偶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发展趋势整体向好。然而,当我们仔细思考偶像产业的内部环境与现有因素后不难发现,中国偶像产业的发展,实则暗流涌动,挑战与机遇并存。想要促进偶像产业的更好发展,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挑战一:偶像质量参差不齐,偶像群体人才匮乏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偶像元年,可以从2018年算起。在此之前,无论是“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还是后来的“快乐男声”,都是基于国内传统造星模式的选秀节目。2018年,由爱奇艺制作的选秀综艺《偶像练习生》横空出世,该节目原型为韩国《Produce 101》,参考韩国工业化的练习生造星模式,主打“养成系”、“全民制作人”的选秀方式,一时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第一期节目播出一小时播放量便突破1亿,直到今年,《偶像练习生》的节目播放数据仍然高居第四位。而参与这档节目的选手们,无论最后是否成团出道,人气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出道组合NinePercent的人气更是居高不下,团体巡演场场爆满、出道后首个代言销量额突破百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从无人问津的练习生变成了众人追捧的偶像,商业价值一翻再翻,也因此被许多人认为开创了中国偶像市场的“偶像元年”。此后,各大平台陆续推出类似的选秀节目,从腾讯视频的《创造101》到爱奇艺的《青春有你》系列,为无数拥有“idol”梦想的少年提供了所谓“追梦”的平台,各类经纪公司、练习生培训机构也接连涌现,偶像市场的高回报使大量资本趋之若鹜,而问题也接踵而来。[5]在国外传统的“工业流水线”的造星模式中,练习生签约公司后,通常要进行少则一年多则数年的训练,并经过一轮轮严苛的考核,最终才有机会成团出道。曾经有数据统计过,在韩国,练习生成团出道的概率是2%左右,而团体能够爆红的机会更是万里挑一,也就是所谓的一种“幸存者偏差”[6]。即便是由经纪公司输送去参加选秀节目的练习生,大多也是练习经验丰富的,甚至是已经出道过的,其实力可见一斑。然而,国内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在国内偶像市场迅速崛起,各类选秀综艺层出不穷,以及高回报的利益驱动下,为了向各大选秀节目输送练习生,为了签约公司参加节目成为偶像,经纪公司与练习生之间在进行双向选择时,都太过于急功近利,也因此导致了一部分练习生的质量鱼龙混珠。从练习时长不到一个月,业务能力被质疑不行,到校园暴力、学历等黑料频出,当这些“练习生”被经纪公司包装输送到选秀节目逐渐有了名气之后,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也因此在网络上爆发过一次又一次的舆论战。显而易见的,当实力配不上人气、当黑料盖过了颜值,短暂的走红并不能带给这些想要成名的年轻人真正的美好的未来,相反的,当人设的伪装被撕毁之后,不少人会被“打回原形”,也留给国内选秀市场人才的空缺以及秩序的紊乱。挑战二:国内娱乐体系不够完善,偶像“出圈”困难在选秀节目成功出道之后,如何“出圈”成为现阶段国内偶像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国内偶像产业看似火热的当下,支撑其发展的大多还是选秀圈内的“粉丝自嗨”,这些成团出道的偶像的“国民度”并不高。曾经有人调侃现阶段的偶像产业可概括为:“出道即巅峰,解散即素人。”出道偶像的粉丝为了助推偶像出圈,不惜花重金购买偶像的代言、支持偶像的专辑、作品,甘愿忍受品牌方一次次的“割韭菜”,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出圈”瓶颈的威力不减。也由此导致了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甘情愿花钱却未能看到偶像的成长后,在新的选秀综艺、新的偶像被包装送到舞台上后,粉丝群体的大量流失,粉丝花钱得不到回报、偶像无法出圈、粉丝流失,形成了偶像产业的一个恶性循环。[7]图片来源:Owhat《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追根溯源,为何国内偶像市场“出圈”难?或许可以归结为国内娱乐体系的不完善,流水线造星模式的不成熟。在国外传统的偶像造星模式中,偶像出道后,会在各个打歌舞台上宣传、推广自己的音乐作品,使偶像团体不断地曝光,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相比之下,国内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由于缺乏规范化的偶像造星模式,国内可提供给偶像展示其舞台、音乐作品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因为技术或资本的缺少而未能完善、成熟,未能长足地发展下去。2018年下半年,爱奇艺曾经推出过一档打歌节目《中国音乐公告牌》,邀请了包括选秀出道的NinePercent组合、以及较早开启偶像养成模式的SNH48小分队等参加节目。然而可惜的是,这档节目在当时即便集结了不少热门音乐人及偶像组合,仍然未能激起较大的水花,在办完一季之后便没有了下文。今年上半年,腾讯视频推出的音乐团体竞演节目《炙热的我们》同样邀请了选秀出道团体火箭少女101、R1SE、BLACKACE及电子国风偶像团体Sing女团等参与其中,但仅播出一期便遭到了不少诸如“赛制不公平”“内定”等舆论的攻击,也未能成功“出圈”。截至目前,国内偶像产业市场的火爆仍局限于初步阶段,即选秀时热度高,然而出道后却未能成功走进大众视野,仍然只是粉圈内部的“狂欢”。挑战三:国内偶像产业市场狭小,偶像发展空间不足当前,我国偶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国内偶像产业市场却过于狭小。这二者之间似乎相悖,狭小的市场如何滋生迅速发展的产业?这里,便存在着一个国内与国外对于“偶像”的差别概念。“在韩国与日本,偶像行业作为单独的产业存在,与电影业、电视业处于同样位置。[8]”,然而在中国,由于偶像产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其独立的运作体系,因此在国内,偶像与演员的区分并不十分明确。由于国内提供的偶像的专业舞台及发展渠道过于狭窄,加之偶像输送及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偶像市场接近饱和,这就迫使部分偶像“跨界”向演员方向发展。然而另一个尴尬的问题是,偶像跨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不容易”,并不体现在接戏的不容易上,而是大多数偶像跨界后接不到好剧本。反之,在跨界后他们大多出演的,是一些成本低廉、内容陈旧的网剧,难以对他们的转型起到真正的帮助。“在中国的语境下,偶像、明星、演员、歌手还处于一个交叉杂糅的阶段。[9]”,这便使偶像的发展陷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做本行偶像,没有优质的舞台资源和制作班底,无法“出圈”,只能陷入无休止的粉圈“自嗨”之中;跨界做演员,则没有好的剧本作为转型的底气,难以达到真正转型的目的。于是现阶段,中国的偶像大多数处于做偶像和做演员的选择之间,偶像行业尚未得到自身独立的有效发展。[10]结语:在国内偶像产业蓬勃发展的外衣下,仍然存在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正确的面对偶像产业发展的挑战,把握行业发展的机遇,对未来国内偶像产业的发展重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偶像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选秀”这一表面阶段,产业链的完善和全产业体系的形成是产业发展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勇敢追梦的今天,我们衷心希望国内偶像市场更加优质的发展,推动国内偶像产业的良性前进。参考文献:[2][3]数据来源《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全星远瞻(Owhat与远瞻咨询 联合品牌)2020年1月[6]《偶像产业的冰与火之歌》-第一财经周刊 2018年21期[8]《偶像产业的冰与火之歌》-第一财经周刊 2018年21期[9]《偶像产业的冰与火之歌》-第一财经周刊 2018年21期图片来源:[1]http://p3.qhimgs0.com/sdm/280_200_60/t01b04d4c7e6b9d7f89.jpg 艾瑞数据(360图片)[5]http://img5.imgtn.bdimg.com/it/u=1670285213,4270577968&fm=26&gp=0.jpg 百度图片[10]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948105236,313731490&fm=26&gp=0.jpg 百度图片编辑于 2020-06-27 21:51偶像组合​赞同 25​​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中国偶像变迁史_大陆

中国偶像变迁史_大陆

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母婴

健康

历史

军事

美食

文化

星座

专题

游戏

搞笑

动漫

宠物

无障碍

关怀版

中国偶像变迁史

2019-12-27 19:03

来源:

言之有范

原标题:中国偶像变迁史

近年来,在一众综艺节目中诞生了不少神仙颜值的少年,有人认为,这些鲜肉明星火起来的速度跟高铁一样,如同潮水一般席卷了中国粉丝经济。粉丝们把他们视作idol,当成偶像。然而有人说,曾经的歌手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现在的爱豆,看照片都认不出是谁。中国偶像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激情燃烧的偶像时代

最早五六十年代我国就有偶像了,历史背景决定了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个以革命集体主义为号召的偶像年代。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是那个时代所有群众的偶像,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也不例外。

他们身上的标签不是小鲜肉,也不是铁打的颜值,而是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那种充满英雄主义的精神感动着全国人民,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标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向他们学习。

有人将这个时代段形容为偶像的黄金时代,每一个偶像的出现,都会掀起全民性的关注,崇拜与学习。

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名,也是在那个时代。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许多人将其作为座右铭,作为生活方向的指南针,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的崛起奉献能奉献的一切。

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刮来,这种英雄主义偶像才被替代。

娱乐偶像觉醒

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国内就引进了日本电影《追捕》,在大众物质与文化生活都匮乏的背景下,《追捕》的主演高仓健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偶像。

展开全文

作家章诒曾在微博里回忆说:“我刚出狱,看了《追捕》。内心如疾风暴雨,似恶浪狂涛。一个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的男人,深深打动了我们快要麻木的心灵。”

也许正是由于娱乐精神的未知,以及对其的渴望,刚刚从狂乱中觉醒的人民想要培养自己的个性,想要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文化,想要自由独立与新鲜,想要撕扯呐喊。

于是当崔健1986年穿着一件像清朝时期的长褂子,身背一把破吉他,裤子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体舞台,吼出“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后,台下的人都沸腾了,摇滚刺激了大家的感官并释放了心灵。

当时的人说,“走在大街上,我突然被击倒了。”随后的几十年,崔健与陆续出现的黑豹乐队、郑钧、以及窦唯等摇滚歌手共同创造了属于我国摇滚乐的高光时期。

与此同时港剧风靡大陆,弥补了娱乐精神需求以及流行文化的空白,引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娱乐偶像风潮。彼时内地影视产业还远未发展,八九十年代的港剧如火如荼,它确实像摇滚乐一样震撼了人们。

1983年一部来自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武侠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风靡大陆,剧中古灵精怪的黄蓉扮演著翁美玲变成大众情人。

两年后,大陆引进《上海滩》,当剧中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戴着白围巾,在雪夜为赵雅芝扮演的冯程程撑伞时,大陆的人都为之疯狂,而周润发之后成为备受追捧的天王巨星。这一时期香港歌手也开始在大陆流行,比如张雨生,比如BEYOND组合,比如张国荣等。

1992年,刘青云与郑少秋主演的《大时代》横空出世,剧中插曲《容易受伤的女人》的演唱者是王菲,此时她还叫王靖雯。剧,是一部神剧,至今都还常被人提及。 香港玩股票的市民都怕它重播,因为每一次重播港股就会暴跌,于是香港股民称之为丁蟹效应。

2007年的时候有人问刘青云什么时候再拍《大时代》这样的好剧,刘青云说,下辈子吧。后来还有人评论道:《上海滩》告诉我们什么叫黑社会,《大时代》教会我们玩股票,《创世纪》教会我们搞房地产。

九十年代后期武侠剧也层出不穷,比如1995年古天乐与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侠侣》,比如1998年 “山鸡哥”陈小春主演韦小宝的《鹿鼎记》。

事实上那些年,港剧几乎把能拍的职业都拍完了,从警察、医生、律师,到消防员、飞行员、建筑师,再到保险经纪、地产经纪,可以说许多70后~90后都是通过港剧才知道什么叫职场,什么叫法治社会,什么叫娱乐偶像,林青霞、张曼玉、金城武等等每一个名字都虏获了内地群众的心。

而那些港剧的套白对路也成为聊天的梗,比如,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直到1999年《永不瞑目》热播,23岁的陆毅走红,一个处于颜值巅峰的奶油小生的走红,标志着内地观众对男性的审美开始向美男子靠拢。

彼岸的台湾,偶像文化已经兴起,并在大陆蔓延,进一步加深了花美男的兴起。

花美男时代

如果说港剧带来了娱乐偶像的觉醒,那么台湾的偶像团体与偶像剧则引领了花美男偶像文化。

中国第一个走红的少年偶像团队,便是来自台湾的小虎队。1989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专题片,一首《青苹果乐园》被反复播放,打破了彼时内地歌坛的沉寂与守旧。

这首歌便是小虎队的成名曲,此后这个由三个干净清秀的男孩组成的团队便广受关注,出道即巅峰。同年小虎队便举行了20场巡回演唱会,当时为了方便其公司找了一辆大货车,带着小虎队的演唱设备全台湾走,停在哪里,演唱会就在哪里进行。

2001年《流星花园》引爆亚洲,大S一举成名,F4——言承旭、周渝民、吴建豪、朱孝天也成为少女们心中的白马王子,剧中F4的妆容发型,则是仿照当时流行的日韩偶像打造的。

九十年代台湾本土偶像出现之前,台湾群众追日本偶像,而1991年正式出道的木村拓哉给了他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并拓展了他们的审美认知:原来男人留长发也可以这么好看。 随后韩国SM公司推出的偶像男团HOT也将这种花美男的形象完美诠释,花美男开始盛行。

年轻时的木村拓哉

于是台剧中张韶涵、霍建华、许绍洋的《海豚湾恋人》,陈乔恩、温兆伦、霍建华的《千金百分百》,郑元畅与林依晨的《恶作剧之吻》,飞轮海成员主演的《终极一班》以及《斗鱼》、《天国的嫁衣》《王子变青蛙》等,长发花美男形象可以说是标配。

所以郑元畅、贺军翔等台湾明星通过演偶像剧走红,他们都无一例外长相秀美,留着长发,甚至戴着项链和耳环。

韩剧也不例外,比如《浪漫满屋》中的Rain,《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的玄彬,《我的女孩》中的李准基。你可以发现唱着《该死的温柔》的马天宇当年也留着长发。

21世纪初的娱乐盛宴让人意犹未尽,但后来内地影视产业的崛起,带来了一番不一样的局面。

平民偶像与小鲜肉的狂欢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从千禧年开始到今天,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及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潮中。

经济发展让影视娱乐产业得到空前的大跃进,科技革新带来了网络的普及,手机、博客、论坛、微博等电子媒介也大行其道,而整个社会也进入到更多元,更开放,更个性的时代。人们对偶像的定义开始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偶像越来越成为人们自我意识的产物,变得越来越情绪化,生活化,平民化。

2004年,一首《想唱就唱》响遍大街小巷,这首歌开启了一个草根舞台时代,也拉开了内地选秀综艺节目的序幕。次年夏天,湖南卫视的一档电视真人选秀节目《超级女声》问世,成为当年夏天最热门最引入瞩目的娱乐话题,并迅速席卷整个华夏大地。

“比赛”“PK”“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短信投票”等词语变成媒体报道的关键词。人们发现自己第一次有了主动参与造星的权利,只要发短信pick心仪的选手就能有机会让她夺得桂冠。

这种平民偶像的选秀模式,让习惯了被动接受经过商业包装生产出来的明星的群众,有了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也感到新鲜。据报道,当年如果有15人参赛,那么至少有54万人参与票决,两亿多人收看。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全民娱乐盛宴,同时这种草根舞台文化崛起了,接下来的《快乐男生》同样收到了热烈的反响,那时候有人说,娱乐民主时代来了。于是《梦想中国》《星光大道》《我型我秀》以及《加油!好男儿》等一系列选秀节目相继出炉。

2011年央视春晚也上演了一出草根歌手联欢的欢乐场景,“旭日阳刚”“西单女孩”这些出身于农名工或者街头艺人的草根歌手出现在台上,观众送以他们热烈欢迎的掌声。其中“旭日阳刚”组合还凭借其成名曲《春天里》,获得了当年春晚的特别类节目一等奖。

不久,选秀还在延续着,小鲜肉来了。2014年可以说是小鲜肉元年,李易峰凭借着《古剑奇谭》走红,杨洋也借着《盗墓笔记》与《花儿与少年》等迅速崛起。这一年,“小鲜肉”三个字是年度关键词。

曾在韩国SM公司受训练随后在组合EXO出道的鹿晗、吴亦凡、黄子韬、张艺兴,逐步回国发展也进一步点燃了小鲜肉市场。

包括后来三个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组成的TFBOYS的崛起,也在象征着偶像朝着更鲜肉梗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去年《偶像练习生》出道的少年中,蔡徐坤出生于1998年,范丞丞则是2000年出生,与易烊千玺一般大。

男神女神也成为人们赋予当代偶像的美称,但男性越来越女性化也变成了一种趋势。去年《偶像练习生》被人称为“百gay相亲大会”,因为练习生们的气质是用各类女性服装及魅惑妆容打造而成的,比如用美瞳,用妖娆的舞姿,画着浓妆,穿着女性化的服装商业互捧。

刘慈欣曾在《三体》里说,几百年后男性会越来越女性化,从外形上来看甚至和女性几乎没有区别。 不可否认的是花美男的文化至今都还在延续着,韩国欧巴、小鲜肉、神仙颜值、大长腿等是人们追星的前提标准,而当下年轻偶像妆容夸张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追星是一种年轻人一级的精神寄托,他们会把自己难以实现的价值寄托在偶像身上。一般偶像都有两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审美符合大众口味,这就是小鲜肉式偶像文化崛起的根本原因,然后便是可复制性强,因为你无法再从当代流量小生中,找出一个像周杰伦或者王菲这样天王天后级别,二十年才出一个的人物了。

今年元旦节的时候,摇滚歌手郑钧作为嘉宾参加了综艺节目《今晚九点见》。他说,现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

而回顾2018年的一些音乐榜单,不难发现,许多音乐平台或者音乐机构的音乐排行榜,大部分都被偶像歌手占据,比如在QQ音乐的年度人气榜单中,位于榜首的是人气小鲜肉蔡徐坤的《Pull Up》。

“周围的人告诉你这个东西很火,是因为这个人很火,然后他们就认为这个歌也应该火,但是我一听,这就是屎啊。”郑钧说,如果让他听到现在的音乐,他不会开始这份职业。这当然不是郑钧第一次吐槽当下的音乐,早些时候他还曾发微博感慨我国的流行音乐文化:长出了成年人的龌龊,却只有婴儿脆弱的身体。

从内地影视娱乐产业蓬勃发展,蓬勃到许多港台演员纷纷跑到内地发展来说,我们是在进步;但从偶像的呈现方式与表现来看,我们同时也在退步。

也许再从年龄层段来说,是一代人老了,另一代人又长大了,但我们无法忽视这种变迁,正在影响着整个社会及影视圈的偶像风气。

可能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好看的皮囊,而是某一种能令人拜服的技能,比如唱歌的能让人称之为歌星歌手,而非偶像,演戏的能让人称之为演员,而非偶像。

文章来源:

事外报告,《中国偶像变迁史》

END

美 编 | 赵 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今天我们该追什么样的偶像?(中国青年观察⑥)--观点--人民网

今天我们该追什么样的偶像?(中国青年观察⑥)--观点--人民网

首页

党政

党网 ・ 时政

人事

反腐

理论

党史

党建

要闻

经济 ・ 科技

社会 ・ 法治

文旅 ・ 体育

健康 ・ 生活

国际

军事

港澳

台湾

教育

房产

科普

观点

人民网评

三评

人民财评

人民来论

人民访谈

互动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维权

可视化

视频

图片

图解

地方

雄安

举报专区多语言

|

合作网站

毛主席纪念堂

周恩来纪念网

邓小平纪念网

人大新闻网

工会新闻网

中国侨联

学习强国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组部12380举报网

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

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

旗帜网

国家保密局

科普中国

知识产权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登录

退出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网>>观点

今天我们该追什么样的偶像?(中国青年观察⑥)

本报记者 张一琪

2021年07月26日06:0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4月19日至24日,受湖北省襄阳市邀请,首批辽宁、宁夏、福建援襄医疗队队员回到襄阳进行疗休养。图为医疗队员在参观展览。  郭伏才摄(人民视觉)   一座城送别一个人,那这个人一定是英雄,是这座城市的偶像。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因病逝世。消息传出,全网一片悲恸,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纷纷悼念。在长沙,人们走上街头,前往殡仪馆,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袁隆平院士,长沙的花甚至都卖断了货。在送别的人群里,随处可见青年的身影甚至更小的少年。在他们眼中,袁隆平院士就是他们的偶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80后”“90后”“00后”被贴上许多标签,社会在担心他们的偶像观会沦为英雄虚无主义。

  但是,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家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越来越多的青年会以英雄为偶像。只不过对英雄的定义更加广泛,可能是袁隆平、钟南山这样的“国士”,也可能是张定宇、张文宏这样的抗疫先锋,还可能是陈红军、陈祥榕这样为国捐躯的战士,甚至那些见义勇为,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是英雄,是偶像。事实证明,青年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青年来说,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

 

  谁是偶像

  说起偶像、追星,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娱乐明星。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偶像中,歌星影星的比例高达56.2%;其次是体育明星占比8.4%;其他的则是商界成功人士、政界成功人士、学者或作家、父母长辈、电影电视或小说中人物等。不仅仅是中国,许多发达国家也做过类似的调查,影视、体育明星明显占优势比例。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次级情感依赖”。即青少年在成年之前,其情感要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恋,从而会不自觉地寻觅现实社会关系比较遥远而在心理上比较亲密的对象,这也是多数青少年认为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

  据北京大学研究员靳戈介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集中在中学、大学年龄段人群中,随着他们心理的成熟,大部分人的这一现象将会消退。“但是也有一些青少年产生认知偏差,盲目甚至疯狂追逐偶像,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甚至做出一些疯狂举动。”靳戈说。

  随着社交媒体的推广使用,“粉丝经济”“饭圈”“爱豆”等成为追星的代名词。但令人担忧的是,“粉丝”之间可能产生摩擦,为偶像做许多疯狂举动的事件和报道越来越多地见诸网络。这导致很多负面效应,比如过多的占用公共资源,影响正常秩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等。

  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很多青年不再只是把娱乐明星作为偶像,开始关注更多的人。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这四位英雄的名字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的。小巩有幸在今年单位组织的培训中听到这四位英雄的战友做的报告。“当得知是边防战士来做报告的时候,大家就很激动。”小巩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情景,“战士走进会场,好多人包括我马上就哭了,全程都是眼含热泪。报告会结束,所有人起立鼓掌,战士绕场接受所有人的敬意。”

  曾经的小巩也是一个追星少女,喜欢歌星、影星,但是现在她更崇拜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默默付出和奉献的英雄人物。“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都是平凡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讲座结束后,我真的是热血沸腾,立志要好好工作,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小巩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小巩一样,选择崇拜英雄。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看到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闭目休息的照片,看到4万多医务人员逆行驰援武汉、湖北,看到冰天雪地里依旧坚持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青年们纷纷在社交媒体点赞、评论,把他们视为偶像。

  多元化成为趋势

  今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让陈延年、陈乔年两位革命先烈为大众熟知。陈延年乱刃加身亦宁死不跪,陈乔年慨然赴死,却喊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网友们看到电视剧中他们赴死的最后场景,不禁潸然泪下。

  今年清明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墓前多了许多鲜花。“七一”前后,安徽合肥延乔路牌下摆满了鲜花,许多是外地网友通过网购送来的。“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网友评论获得了无数的点赞。

  小杨很钦佩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他们那么年轻却那么无畏,为国家和人民而牺牲,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小杨今年参加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体会特别深刻。

  “关于一些战役,书上的几句话、几段话,在当时可能有成千上万人牺牲。”小杨讲述着自己的体会:比如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这是攻打锦州的关键一战。从书上只是得知阻击战意义重大、战况惨烈。但这一场阻击战异常艰苦,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和敌人反复争夺阵地,有的团最后只剩几十人。“当了解到更多的内容之后,我才明白什么是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些牺牲的烈士才是我应该崇拜的偶像。”

  小李是高校辅导员,从学生到辅导员,身份的转换让她对青年人偶像观的变化有更直观的感受。“之前我也是追星的青年,但现在更钦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小李告诉记者,“现在的学生也变得很理性。就以我所在的法学院为例,很多学生选择法律专业是受到邹碧华法官事迹的影响。”

  邹碧华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是一名“学者型法官”,在任期间为民办实事,积极推动司法改革,他的那句“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成为很多后辈的座右铭。像邹碧华法官这样涌现在各个领域的模范人物正逐渐成为青年人追逐的偶像。

  “我想成为像三位女红军那样的人。”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娟娟说出了自己的榜样。沙洲村是红军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发生的地方。

  刚来沙洲村的时候,陈娟娟只是知道“半条被子”故事。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她体会到故事主人公――三位女红军身上为民着想、始终和人民在一起的共产党人的品质和信念,“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尖尖上。”这成为她在沙洲村工作的动力。

  靳戈表示,现代青年人虽然还是会喜欢歌星、影星,但这不是他们的唯一偶像。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加和阅历丰富,他们的偶像变得更加多元,革命先烈、行业先锋都有可能是新的偶像,“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获得者等先进模范成了很多青年人偶像。

  努力成为偶像那样的人

  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云,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律。

  不论是革命先烈,还是英雄模范,他们已经成为青年“心中崇高的道德律”,接下来就需要将这“道德律”付诸实践。

  偶像的意义从来不只是追逐,而是要努力成为像偶像一样的人。现在小杨遇到一些坎坷的时候,他会去看书或者观看一些影视资料,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看完之后,不一定是‘满血复活’,但至少没有那么心灰意懒。”

  前一段时间,小杨负责一个项目,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工作,但效率却一直不高。有一天,我忙活了一整天,却一个问题都没解决。“心情差极了。”当时正在追《觉醒年代》的小杨刚好看到陈独秀、李大钊宣誓的那一段,那个画面感染了小杨,“看完之后觉得心情好了许多,又有了力量,第二天又积极地开始联系和沟通,努力把项目推下去。”

  不只是小杨,小巩、小李、陈娟娟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经过了新冠肺炎疫情,英雄变得更加具象化,自己身边的人都可以是英雄、榜样,可以成为偶像。那自己就可以成为像偶像一样的人。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双手贴满止痛膏药,让无数人心疼不已。张桂梅扎根大山数十年,坚持教育扶贫,创办华坪女高,让大山里的女孩子都能读书。即使病魔缠身,她也永不放弃。在她眼里,学生比自己重要,学生的事永远是第一位的。从2008年华坪女高成立至今,累计让近2000名女孩考上大学,学校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稳居云南省丽江市前茅。“眼里有爱,心中有光”“她当得起伟大二字”“她彻底燃烧了最好的年华,点燃了一盏希望的灯”……青年们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着对张桂梅的敬意,张桂梅就是青年人的偶像。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更要向张桂梅校长学习。”小李坚定地说,希望能像张桂梅一样,为学生服务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现在青年追星、追偶像有一种新的趋势,从‘因为伟大,所以崇拜’到‘为我所用,所以关注’。偶像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转化为能够指导生活和工作的力量。”靳戈表示。

  在青年人确立偶像、塑造偶像观的过程中,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媒体的社会责任是空前的。尤其现在是社交媒体的时代,媒体融合、分众传播已经成为大趋势。如果媒体不能理性、客观地对社会进行观察,那多数人尤其是青年人,就容易陷入价值观的迷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云泽建议,社交媒体要避免过度商业化,不能为‘粉丝经济’等消费文化推波助澜,没有底线。要切实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多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坚持正确的偶像崇拜。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奏响新时代 争做新青年超九成受访青少年将袁隆平吴孟超等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谨防“饭圈集资”打擦边球73.4%受访青少年指出粉丝团会道德绑架强迫粉丝“氪金”“嗑CP”为啥比自己谈恋爱还快乐南京女孩打榜应援花费两万多元 怕被骗报了警精准打击,营造清朗空间“集资”“氪金”铺“花路”――揭秘饭圈话术与套路不花钱不配当粉丝?把牛奶倒沟里?别把青年人带沟里!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热门排行

1让“流量”回归真实和理性(人民时评)2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3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4思想之旗领航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5为基层干部卸下“指尖上”的负担(人民时…6“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7人民网评:防止项目“建起来”干部“倒下…8思想之旗领航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9人民网评: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10人民网评:共创共享亚太繁荣美好的未来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分享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从谷爱凌到苏翊鸣,Z世代爱追星也擅造星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到苏翊鸣,Z世代爱追星也擅造星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从谷爱凌到苏翊鸣,Z世代爱追星也擅造星2022-02-21 17:54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字号原创 杨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两金一银,让谷爱凌成为了冬奥会上流量与热度的代名词。而早在出征北京冬奥会以前,她就签下了超过20个合作代言。从谷爱凌到苏翊鸣,Z世代在追星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少全民偶像。从运动员、歌手、演员,到流量爱豆,再到大火的虚拟偶像……无论你生于哪个时代,总有那颗让你追逐的“星”。一组追星消费数据显示,00后平均每月追星花费超过5000元以上的百分比,是所有年龄层里最高的。据统计,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就达到了1000亿元。预测到2022年,偶像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1400亿元,其中“Z世代”消费群体崛起更是大大激活了粉丝经济。粉丝经济究竟是什么?这一乱象频出的行业该如何健康发展?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助理教授杨蔚看来,应着力推广优质偶像,利用偶像的正向外部性,引导粉丝正能量。偶像,作为寄托个人“理想”的载体,以各种形式提供着强大的榜样效应和精神力量。不同时代的偶像们都用他们的作品和言行,打动影响着属于他们时代的年轻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留下独特的文化印记。真正属于Z世代的,是“偶像经济”。Z世代的偶像们不仅是社会文化中“精神力量”的创造者,还深度参与着经济产业生态链和价值创造过程,产生了不可小觑的“经济力量”。除了最直接的粉丝和娱乐经济,偶像经济还体现为偶像们在更广范围内的价值创造:2020年我国奢侈品行业的销售规模超过3400亿元人民币,而明星代言带货是这些奢侈品营销中重要的一环。有众多明星和网红“偶像”参与的直播电商市场2021年的预计产值更是高达1.2万亿。在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的快消行业,几乎所有占据市场头部的品牌也都有明星偶像为其代言。从影视片酬到商业代言,从粉丝“周边”到直播带货,偶像们的经济力量正在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行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过程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这不禁让人思考,Z世代中偶像为何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价值呢?01粉丝经济偶像的商业价值,与我国文娱产业生态链的形成密不可分。从上游的经纪公司发掘有潜力的练习生,到流媒体平台主导选秀节目、吸引赞助商和粉丝参与选择培养偶像,再到下游组织“成团”偶像的媒体宣传、演出见面会,以及开发制作配套影视剧和综艺,一整套标准化的选择和培养流程为偶像商业化提供了基础框架。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经纪公司、流媒体平台,影视公司、赞助商等重要参与者,都能有效地探索如何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偶像”并培育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由此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文娱产业链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粉丝“追星”的方式,创造了具有商业价值的粉丝群体。文娱生态链上的媒体和社交平台利用其高度互动性,建立了一系列组织化的粉丝培养机制。从超话榜单的签到打卡,知乎热搜的发言控评,再到微信论坛的各种粉丝组织及衍生的各种见面和应援活动,生态链打造的一系列制度流程,使得追星不再仅是精神层面的散兵游勇,而成为高度互动的群体行为。粉丝在群体中更容易受到舆论引导和相互影响,更愿意为偶像买单,用经济行为支持偶像。可以说,文娱生态链所实现的粉丝规模效应,不仅进一步拓展了粉丝经济的市场容量,直接兑现了偶像基本的商业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粉丝群体还是偶像建立公众形象和群众基础的核心力量,成为其在更广范围内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支点。粉丝经济,也由此成为“偶像”商业价值的核心和基础。02Z世代的偶像代言偶像经济发展的更深层动力源于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对于偶像经济的影响,源于互联网时代消费模式的转变。消费场景从线下到线上网购的迁移,使得产品的市场竞争面临新的挑战,这为偶像代言在营销和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新机遇。第一,偶像代言的价值,首先源于其在信息过载的线上市场竞争中,让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看到”。数字化的线上消费场景放大了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信息过载问题,增加了消费者决策中的信息搜寻和处理成本。同时,线上购物缺乏体验和配套服务的特点,加剧了产品信息的同质化。如何寻找有效的信号,让消费者在大量冗余的网上信息中注意到企业产品,正是数字化竞争中尤为突出的挑战,强化了偶像代言的价值。通过代言,企业将产品与偶像形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偶像知名度和个人特点作为产品的独特信息,能立刻吸引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和兴趣。“偶像代言”是数字化时代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捷径”。第二,偶像代言帮助企业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赢取消费者“信任”,从而在产品信用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偶像代言产生的“榜样示范”效应,能够降低由于消费者无法实际体验产品、验证信息真实性,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性。比如明星的“机场街拍”,通过自身的穿搭并利用看似随意的捕捉拍摄,展示代言产品可能达到的“日常效果”。在消费者眼中,偶像的代言使产品不再仅是简单的网购场景的图片,而变得更加立体更为真实,从而激发了对于产品的预期和想象力,促进了购买意愿。更深层次来讲,这种“榜样示范”效应也源于偶像自身的社会信用。消费者出于对偶像的好感和信任,更有可能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凭借偶像的信用相信代言产品。可以说,偶像凭借自身信用和影响力为代言产品建立的信任基础,是“偶像代言”商业价值的核心。正是这种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市场信号形成了更广意义上的“偶像经济”。03偶像的社会责任偶像经济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偶像个人形象和人设在偶像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使得偶像自身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这也意味着偶像在创造价值同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产业化的粉丝经济中,偶像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粉丝的行为乃至思维模式和价值导向,并在规模化的交流互动中衍生出集体情绪,甚至影响到网络和社会秩序。同时,偶像的信号作用也通过日益完善的文娱生态产业链,进一步辐射到更广层面社会范围的道德风气和价值取向。正因如此,长居热搜榜上的明星婚育等八卦新闻,才每每引起广泛的公众关注和讨论。偶像经济时代,偶像已不再是单独个体的概念,而成为能够影响社会舆论和价值观的经济和文化符号。偶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规范,和对粉丝的情绪和消费行为理性引导,也超越了个人层面的自律要求,成为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商业代言将偶像形象融入产品的价值创造的过程,意味着偶像所产生的外部性已经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成为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偶像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参与者,共同承担的相应社会责任。当偶像行为偏离社会道德的期望,这种社会责任的违约必然使得企业迅速与偶像切割,从价值创造过程中剥离。这就是为什么近期频发的偶像丑闻,都伴随着大量企业代言的解约。当偶像不能遵循社会准则、履行社会责任,信用不复存在,其商业价值也随之消失。对于企业来讲,利用偶像的商业价值实现差异化战略也存在风险。娱乐圈的产业模式决定了偶像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偶像的商业价值存在很强的时限性。因此,在利用偶像经济加持价值创造的同时,企业更应该从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差异化入手,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运行效率。04新偶像,新IP,新机遇作为新生的商业形态,偶像经济的发展固然面临挑战,但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❶ 打造优质偶像,利用偶像的正向外部性,引导粉丝正能量。偶像行为的外部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偶像经济面临的挑战,也能成为其充分发挥正向作用的重要机制。驱动偶像文化和偶像经济背后的青春力量,通过优质偶像的创造和经营,以偶像的言行作为载体进行引导,能够有效带动作为粉丝的年轻人追寻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❷ 拓展文娱生态产业链上游,利用偶像经济反哺文化产业。文娱的行业属性,意味着偶像不能仅靠“颜值”和“人设”,必须要有扎实的代表作来证明实力,以真正树立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支撑商业价值。偶像发展对于高质量作品的需求,为文娱产业链上游的拓展,特别是文化创作提供了机遇。以“爆款”偶像频出的影视剧产业为例,处于影视剧生产前端的剧本编剧和文学创作行业还在探索系统有效的创作和筛选模式。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学平台,或许是进一步探索影视剧上游文化创作产业价值创造机制的突破口之一,其现有的丰富作者资源吸引并积累了大量的读者用户,因而能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筛选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学作品。文学平台上越发频繁的影视签约交易,和在此基础上孵化的诸如近期《你是我的荣耀》等爆款影视剧本,也证明了文学平台作为市场筛选机制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平台有机会更为有效地构架创作者的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与下游文娱制作生态链进行价值对接的同时,发掘作品本身的商业潜力。偶像经济同时也为最上游的艺术教育产业提供了系统发展的契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文学平台以及下游文娱生态链高素质人才供给的根本。❸ 从偶像经济到网红经济,重塑数字化时代的产业结构。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红和网红经济,是偶像经济向中小企业产品方向延伸的探索和演进。与偶像代言的出发点相同,网红代言的出现,也是出于中小企业在激烈的数字化市场上,希望产品“被看到”、“被信任”。网红代言成本相对较低,其产生的粉丝流量也更能直接转化为购买力,对中小企业无疑更具吸引力和可操作性。与偶像不同,网红的信用主要源于所在垂直领域的特长和专业知识实力。因此,网红的成功和商业化路径也更为多样化更具创新性。一些初代网红在社交网络上对于服装的筛选和演绎,为消费者展现了更完整的服饰信息,并由此转化为淘宝店的流量;李子柒运用视频,艺术的详细诠释传统的烹饪手工技艺等,展现现代人向往的自然生活。网红从高度竞争的细分领域切入,凭借专业知识或实力技能脱颖而出,从点到面吸引粉丝所建立的公信力和流量,具有更为扎实的实力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网红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偶像经济,更为深度地参与并改变着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和产品生产模式。比如直播领域的头部网红李佳琦,凭借以往化妆品销售中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常年直播互动所积累的市场信息以及对消费者的了解,更为深入的参与到产品设计甚至制造流程中。制造商、供货商也越来越依赖网红的判断和专业信息,寻找资源,制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获得销售渠道。这样的演变中,网红的作用已经超越偶像经济下简单的代言,甚至成为协调产品生产的纽带和平台,在产业组织的中心环节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在此趋势中,网红“偶像”们进一步超越了单独个体的概念,用自身的信誉、实力和形象打造出与区别于传统作品“IP”概念的“个人IP”。这种更具“以人为本”特色的新“IP”经济和全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也正在赋予偶像、网红们更多的经济意义和社会责任。滑动查看文中创意图片已获海洛图库授权,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其授权。来源 | 21世纪商业周刊编辑 | 张子胥你的偶像是谁?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原标题:《从谷爱凌到苏翊鸣,Z世代爱追星也擅造星》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杨蔚教授#Z世代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有哪些中国特色的偶像文化? - 知乎

有哪些中国特色的偶像文化?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偶像中国特色有哪些中国特色的偶像文化?观察到近年中国偶像产业发展得很快,偶像文化也在不断的普及和更新。 原来中国在偶像文化方面就是一张白纸,很多都是从外国传进来的,现在应该已经发展出很多具…显示全部 ​关注者57被浏览15,537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1 条评论​分享​7 个回答默认排序Z的平方为了防黑子和杠精,有些评论设置了权限,请理解,谢谢!​ 关注明明大家都很喜欢他,但就是不敢说出他的名字,连给他过生日都得小心翼翼的。编辑于 2016-08-25 01:45​赞同 78​​9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知乎用户很多呀。饭偶像,只饭聚聚,只饭饭头。这不是很好么?饭偶像,只比谁投的钱多,只管集资。这不是很中国么?真棒!发布于 2016-08-24 18:07​赞同 1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2021年中国偶像经纪公司如何破局?-36氪

2021年中国偶像经纪公司如何破局?-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