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派最新版下载|2022年最新谣言
这些谣言你还会相信吗?2022年度网络谣言盘点_中国国情_中国网
这些谣言你还会相信吗?2022年度网络谣言盘点_中国国情_中国网
当前位置:中国国情 >
这些谣言你还会相信吗?2022年度网络谣言盘点
发布时间:2023-01-30 16:47:58 |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 作者: | 责任编辑:蔡彬
分享到:
20K
2022年,国际国内热点事件中,网络谣言“趁虚而入”,时有发酵,涉及疫情防控、公共政策、社会事件、医疗健康、自然现象等公众关心关切领域,可谓“套路百出”,令人深恶痛绝。针对网络谣言这一痼疾,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重拳出击,全年共受理网民谣言举报信息3万余条,汇集谣言样本和辟谣数据2.45万条,共发布各类辟谣稿件1.31万篇,推出了12期《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月度辟谣榜》、科学流言榜以及“涉防灾减灾辟谣榜”“涉化妆品辟谣榜”“涉高考高招辟谣榜”“涉食品安全辟谣榜”等行业辟谣榜单。这些谣言背后的真相您都了解了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特此盘点解析,为您澄清谬误,传递事实真相。(2022年度网络谣言部分热词云图)盘点一:一些涉疫谣言常常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无中生有,误导公众。案例解析:2022年涉疫谣言集中在防控措施、疾病预防与治疗、核酸抗原检测等方面。例如,疫情期间,“封城”“全城消杀”“飞机喷洒打药”等各种版本的谣言时常出现;“疫情期间每天可领取补贴”“阳康后要15天才能产生抗体”“感染新冠‘早阳早好’”等传播较广。这类谣言与民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受关注度高,容易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广泛传播,误导公众。还有部分谣言属于为提高话题内容关注度,刻意编造、颠倒黑白甚至无中生有。如“贵阳女子向志愿者跪求物资”“护士抢救幼童时玩手机”等谣言,前者为蹭热度摆拍,后者实为护士使用手机在联系医生协助抢救,造谣者利用志愿者、护士这些疫情防控中的焦点人物身份,刻意制造虚假信息吸引流量,迷惑性很强。又如,网传“感染新冠病毒后可按‘吃药顺序图’服药”“世卫组织提醒出现新冠症状时避免使用布洛芬”均为无稽之谈。(图表按照2022年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的月度辟谣榜及行业辟谣榜发布时间正序排序,下同。)盘点二:一些涉及公共政策领域的谣言或凭空杜撰,或假冒官方,传递虚假信息,扰乱正常公共秩序。案例解析:2022年,网上曾流传一则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所谓《共同富裕专项补助资金拨付实施方案》,诱导网民加入有关微信群或下载APP,承诺支付不同金额即可参与领取红利活动。事实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这一机构子虚乌有,《实施方案》亦属造假。又如网传的假新闻“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正式摘牌”,造谣者将2020年疫情之初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背景改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背景的旧图,讹传为“联防联控小组摘牌”的场景,散布“国家疫控政策重新调整”“联防联控小组解散,意味着疫情结束了”等种种臆测,扰乱疫情防控大局。盘点三:一些涉及案事件的谣言,与社会热点新闻相伴而生。因事件的高关注度而扩散甚广。案例解析:在“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中,有关受伤女子去世、遭性侵等谣言次第出现,引发大量网民关注。造谣者利用社会热点新闻的热度散布谣言,混淆视听,甚至会对公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2022年11月,山东、江西、福建、天津等多地传出“有人贩子偷抢小孩” 的消息。经多地公安机关调查核实,均未发现拐卖儿童的嫌疑人,未接到拐卖儿童的报案。警方已对网民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进行约谈并责令整改。此类谣言散布恐慌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和群众正常生活。盘点四:一些涉外谣言实系失实报道,通过胡拼乱凑、炒作抹黑等方式刻意“污名化”中国形象。案例解析:2022年2月,个别外媒发出“首钢滑雪大跳台是核电站”的歪曲报道,荒谬至极。乌克兰危机爆发不久,网传“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提前撤离、置同胞于不顾”,实际上当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仍在基辅,并通过包机、包车等方式组织中国公民有序撤离。这类失实消息严重损害我国际形象。还有如“中国远洋渔业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的传言一度沸沸扬扬,但真实情况却是中国人吃鱼主要靠养殖而非捕捞。相关谣言严重背离事实。盘点五:一些涉及自然现象、灾害的谣言用触目的图片、视频配以误导性信息,博人眼球、渲染恐慌。案例解析:这类谣言往往通过移花接木拼凑而成,有的冒用不相干的图片或视频企图自证,有的依靠PS等拼接技术进行伪造,还有的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成仿真音视频信息。如“重庆嘉陵江被晒干了,两名男子骑摩托车横渡嘉陵江”“四川地震后村民在山脚下自搭帐篷居住”等谣言,均属于用“移花接木”手法编撰的虚假信息:前者实为水位降低的自然情况,横渡视频的拍摄地点是长江珊瑚坝而非嘉陵江;后者则是四川乐山笋农打笋时临时搭建的休息帐篷。此外,“浙江宁波北仑、慈溪被水淹”等视频还采用特效合成手法制造谣言,着实居心不良。盘点六:一些医疗健康类谣言和食品安全类谣言披上伪科学外衣,夸大其词,传递错误认知。案例解析:部分谣言披着“科普”的外衣,冠以“养生秘方”“防癌”“致癌”等噱头,在网上反复传播。“量子美容可除皱抗衰”“干细胞化妆品可修复皮肤、抗衰老”等化妆用品类谣言以“黑科技”“医疗科学知识”为包装,骗取不明真相的人消费;涉及食品的“伪科普”则添油加醋、夸大其词,有时还伴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秋季时值丰收时节,有关“柿子和海鲜一起吃等同砒霜”“柿子空腹吃或与奶制品混吃都会得结石”等谣言就会出现。这些小道消息看似是对身体健康的善意提醒,实为“抛开剂量谈毒性”的夸大其词,混淆公众视听,妨害身体健康。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增强辨别意识,不轻信网络传言;提高法治意识,不传播谣言信息,共同守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网站无障碍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无障碍阅读模式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首页联动要闻融媒视野留言集萃工作动态辟谣访谈热点专题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聚全球合作共识——写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周年之际 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 微视频|文明之光 新华时评丨以文明之光照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公告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2月辟谣榜 聚焦全国两会 关注权威发布 真知识|寒潮来袭,这三类人群要注意!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1月辟谣榜 网络辟谣标签工作专区 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54万件网信系统持续推进网络执法 查处网上违法违规行为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2023年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2.06亿件国家网信办:一批生活服务类违规平台账号被查处 今日辟谣(2024年3月14日)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丨避开消费陷阱 助力放心消费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没有成立过这三个委员会一些“教你带货”课程藏骗术,小心“精准被套”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游客在孟加拉虎园下车?假的多部门印发通知!严厉打击近视防控相关虚假宣传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月辟谣榜发布 网恋交友、网络求职……小心掉进隐秘的“陷阱”北京这就入春了?气象部门回应“点读机女孩”高君雨视频系去年9月拍摄,官方通报重庆一公园把原有树木挖了办植树节?真相来了北京门头沟发生山体滑坡?不实信息 查看更多 留言集萃 网民取一个好名字 网络造谣成本太低,希望有关部门严打,还广大民众一个绿网蓝天。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说到我们心坎里了,辟谣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网民郑丽华 百姓不信谣,不传谣。管理部门及时辟谣纠正。 网民汪福才 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消息为准。疫情期间遵纪守法,不给政府添乱。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我们一同努力,共渡难关! 中国雄安官网 每次谣言出现,你总会在第一时间出来与之较量,辟谎去伪,为真理而战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共同携手、激浊扬清,共筑网络清朗空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 权威信源,众望所归,社会责任,时代使命,网络铁担,技术之光。 河南省互联网联合辟谣成员单位 期望平台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扬帆起航正当时”! 容城小学孙金玉 网络辟谣让谣言止于智者,让未来光明呈现! 阳泉网民 对谣言要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让谣言无立足之地。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张文荟 愿与平台携手继续推动互联网从“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联动要闻 国家应急广播|
转扩!发现燃气泄漏该咋办江西政法
|
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形象,江西一“网红”被抓!丽水发布
|
浙江丽水机场已建成投用并首航?假的!科学辟谣
|
接种HPV疫苗会引发病毒感染吗?健康中国
|
过敏是因为免疫力太强了……是真是假?贵州辟谣
|
贵阳市乌当区有人贩子拐卖儿童?假的!重庆辟谣
|
重庆潼南的煤炭储量占到重庆60%以上?假的!红网
|
湖南一男子报警称被3名蒙面大汉抢劫?警方回应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
银行卡突然被冻结,多家花店、蛋糕店等中招!红星新闻
|
“走着去深圳北站”的老人是骗子?警方通报成都网络辟谣
|
这些传言不可信!成都警方通报伤人事件健康中国
|
心脏支架在运动时会脱落吗?CCTV生活圈
|
爬山、爬楼梯可以作为日常锻炼?@平安达州
|
利用AI造谣!四川达州警方抓获2人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
|
发布关于流脑疫苗接种通知?回应来了健康中国
|
高油酸食用油更健康吗?上海网络辟谣
|
这四个社保谣言遇到过吗?能识破吗?生命时报
|
什么是“回南天”?教你降低高湿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中国消防
|
小心!这些东西不能放进空气炸锅健康中国
|
屏幕护眼模式可以保护视力吗?科普中国
|
说真的,别再用塑料瓶装东西了!央视新闻
|
新能源车充“七分饱”,对电池有损害吗?健康时报
|
吃、穿、睡、调,春天全方位养生手册来了!天津辟谣
|
天津武清北运河城区段清淤挖出宝?假的!重庆辟谣
|
网传“2024重庆市最新中考各学科信息”,谣言!健康时报
|
震惊!研究发现:这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癌!CCTV生活圈
|
晒衣服被子,用错方法=白晒+致病,你中招了吗?健康时报
|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健康中国
|
用眼药水或蒸汽眼罩可以缓解视疲劳吗科学辟谣平台
|
吃红肉会致癌?健康中国
|
当心“视力的小偷”!早期几乎无症状,7类人群高危四川辟谣
|
为博关注摆拍“偷青”被抓,警方通报中央气象台
|
暴雨!大雪!降温11℃!官方紧急提醒央视新闻
|
春天过敏性鼻炎总复发?应对方法来了@平安东湖
|
“武汉一游客吐槽花60元门票看臭水沟”?警方回应健康中国
|
边吃饭边喝水会消化不良……是真是假?北京青年报
|
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真是被气出来的?健康中国
|
简单四招,教你杜绝餐桌上的浪费!科普中国
|
头发软VS头发硬,到底哪个更好?答案让人大吃一惊!科学辟谣
|
吃辣可以减肥?7大减肥谣言正危害你的健康!央视财经
|
春节后体重上升?警惕!专家提醒封面新闻
|
四川乐山大渡河冲走了5人?警方回应中国天气网
|
中东部迎大范围雨雪 江南多地气温起伏大安徽警方
|
恶意报警300余次,赵某某被行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花钱能把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转为职工社保?央视网快看
|
手机过度充电会导致电池爆炸吗?公安部网安局
|
湖南公安机关公布5起涉“冰雪恶劣天气”网络谣言案例科普中国
|
肝脏不好会让人变丑!5大护肝建议快收藏深圳公安
|
深圳一男子造谣某中学附近发生车祸被行拘健康中国
|
“富贵包”怎么消?“微运动”来支招! 矩阵媒体号 客户端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强国号 新华号 快手号 工作动态 吉林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12起典型案例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2月辟谣榜发布四川遂宁2024年网络举报工作暨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组图 聚辟谣之力 扬文明之光|辟谣宣传海报展示 四川省达州市网络举报和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工作会议召开宁夏网警公布6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重庆辟谣”进社区宣传活动启动 携手群众维护清朗网络空间陕西西安、延安警方公布5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典型案例重庆警方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五起典型案例四川达州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5起典型案例 辟谣访谈 整治涉经济金融谣言,护航稳预期强信心 新媒体平台网络谣言传播特性分析 融媒视野 真真说丨快看看你的行李单,这些“年货”不能带上火车! 真真说|流感进入高发季,现在接种疫苗还来得及吗? 真真说|止咳药别乱喝,可能会导致中毒 真真说|孩子总是揉眼睛、眨眼?可能是这四种原因! 真真说|冷空气要来却升温,难道天气预报出错了? 热点专题 友情链接关于我们 中国网信网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2年度科学流言榜,你被第几条击中过?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年度科学流言榜,你被第几条击中过?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2022年度科学流言榜,你被第几条击中过?2022-12-23 09:36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字号本文为 澎湃号·湃客 × 科学辟谣 联合出品2022年流传最广的谣言都在这里了,你都见过几条呢?澎湃号·湃客联合“科学辟谣”,邀请权威专家聚焦今年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整理出“老年人不宜打新冠疫苗”“口罩危害健康”等12个存在误导、严重失实的谣言,并予以澄清。一起来看看吧!流言一:老年人基础病多,不宜打新冠疫苗 流言内容:老年人常有多种基础病,接种新冠疫苗更容易发生副作用,弊大于利。真相解读:老年人脏器功能老化,不易耐受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缺氧、炎症,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根据近期香港疫情数据,60岁以上人群感染奥密克戎的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的252倍。而老年人接种疫苗反应并不比年轻人重,大部分不会有不适,接种时医生也会确认病史,注射后会留观,安全性有保障。所以说,对没有疫苗禁忌症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是利远大于弊的。来源:科学辟谣流言二:口罩、棉签里含石墨烯,会危害健康 流言内容:防疫口罩和核酸采样棉签里含有“石墨烯”,会对身体产生伤害。真相解读:目前市面售卖的所谓“石墨烯口罩”多为噱头,例如某款“生物质石墨烯”原料,经查实为秸秆加工而成。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口罩材料采用纳米级活性炭,长期佩戴活性炭口罩的确存在吸入颗粒的风险。公众日常防疫,选择符合国标的防护口罩。至于棉签,添加石墨烯或活性炭更是无稽之谈。来源:腾讯较真流言三:空调开26℃是最合适的 流言内容:空调开26℃既舒服又省电。真相解读:空调最合适的温度不一定是26℃,但是温度设高一点会更省电。因为空调最适合的温度,与人体感受,及室内外环境的温度、湿度、墙体导热、日光照射、室内的动态变化等因素相关,在大型建筑中空调温度会动态调整来节能减排。一般家庭设置在26-30℃都是可以的。空调耗电量则与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空调自身能效水平,使用的制冷剂,空调的结构等均有关系,设定温度上升一度,带来的影响不一定相同,但很多实验都表明,总的趋势仍然是“调高一度,省电一点”。来源:科学辟谣流言四:家附近有变电站很危险,需要搬家流言内容:变电站会产生辐射和噪音,影响健康。真相解读:变电站也有一定的覆盖区域即供电半径,超过供电半径,就无法保证电能的有效供应。因此,城市内变电站的建设无法随意远离用户,建在居民区附近也是正常现象。人们日常生活中担心变电站的影响,主要是电磁辐射和噪音。我国变电站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电磁辐射领域属于极低频率,辐射范围非常小,因此,即便是长期在变电站内值班的工作人员,只要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之外,健康都不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来源:科学辟谣流言五:常喝葡萄酒能保护心脏流言内容:葡萄酒中含有能保护心脏的白藜芦醇,常喝有助于健康真相解读:白藜芦醇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都局限于动物实验,白藜芦醇的最佳剂量尚未在人体研究中得到证实。某些研究中提到,根据白藜芦醇对动物的有效剂量推算到人类,对于人的有效剂量为1克/天。但有数据显示:红葡萄酒的白藜芦醇浓度为0.361-1.972毫克/升,要想通过喝红酒满足每天摄入1克白藜芦醇,那需要喝掉几百瓶红葡萄酒。考虑到酒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喝酒补白藜芦醇可能弊大于利。再说,白藜芦醇不只存在于葡萄酒中,葡萄、苹果、蓝莓、李子、花生中也都有,不见得非要喝酒。来源:科学辟谣流言六:空气炸锅做菜不健康,还有致癌风险流言内容:空气炸锅也是炸,而且会产生丙烯酰胺,可能致癌。真相解读:使用空气炸锅烤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油脂,达到无须放油就获得良好口感的效果。而且相较于传统油炸方式,空气炸锅的烹调方式可以保留更多的维生素B1。确实需要注意的是,空气炸锅烹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但致癌证据有限。而且不管以什么方式加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只要温度超过120℃都会产生丙烯酰胺,并不仅限于空气炸锅。如果有此顾虑,尽量减少使用空气炸锅烹调薯片、薯条等食物。来源:科学辟谣流言七:颈椎病不要紧,按摩、做操就好了流言内容:颈椎病不要紧,不舒服了找人按摩一下,平时自己做做操就好了。真相解读:颈椎病病情复杂,处理不当后果可能很严重,如有不适,要及时去看医生。而非正规的正骨按摩可能是致命的,因为部分患者的脊髓已经受到轻微压迫,若按摩不当,脊柱会受到短暂而剧烈的冲击,瞬间给脊髓很大压力,这可能使神经功能瞬间恶化,甚至可能会导致永久性高位截瘫。而颈椎健身操一般动作比较温和,适合轻度颈椎病患者日常保健,但这无法代替治疗,且需要医生来判断。来源:科学辟谣流言八:苏打水能调整身体酸碱平衡流言内容:多喝苏打水对身体有好处,可以调节身体酸碱平衡。真相解读: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没有一种是科学的。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比如血液的pH值会一直恒定在7.35~7.45,不会因为喝了苏打水而改变。而血液pH值的剧烈改变,往往是由于重大疾病,如癌症。所以,喝苏打水改变酸碱体质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与其纠结吃酸吃碱,倒不如平时注意食物多样化,让自己的营养摄入更均衡全面。来源:科学辟谣流言九:HPV疫苗会导致不孕 流言内容:接种HPV疫苗,有可能让女性怀不上孩子。真相解读:这种说法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世界卫生组织(WHO)疫苗安全委员会曾总结所有关于HPV疫苗与不孕的研究结果,得出HPV疫苗安全性良好,与卵巢功能不全或不孕并无因果联系。此外,HPV疫苗在上市前已进行过几十万例的临床试验,上市后仍在不断监测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及注射反应(局部疼痛、红斑、瘙痒、肿胀、肌肉痛等)。这些不良反应与一般疫苗的常见反应相似,并不特殊。综上,HPV疫苗安全性有保证,接种HPV疫苗并不会导致不孕。来源:头条辟谣流言十:吃素不会得脂肪肝流言内容:脂肪肝是胖人的专利,只要吃素减肥,就不会患脂肪肝。真相解读:长期吃素、营养不良、过度减肥的人,也可能得脂肪肝。脂肪的代谢、肝脏与血液之间的运输,需要载脂蛋白作为“交通工具”。当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运输多余的脂肪,这些脂肪就堆积在肝脏本身,导致脂肪肝。来源:头条辟谣流言十一:高温中暑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 流言内容:藿香正气水是中暑的特效药。真相解读:高温中暑并不推荐服用藿香正气水。其实藿香正气的使用是有其适应症的。藿香正气并不适用于在高温、烈日的环境中,由于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中暑;更适用于夏季暑热湿盛、汗液大泄、肌肤毛孔开放时避热趋凉、忽冷忽热造成的不适症状,比如空调吹多了导致的恶心、头晕。而高温环境下发生了中暑,最关键在于及时就诊送医,尽快降低体温,在阴凉处休息、用风扇和凉水降温、用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额头及腋下等;另外还要补充水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来源:头条辟谣流言十二:老人跌倒能自己爬起来就说明没事 流言内容:老人跌倒确实很危险,但只要能起身并活动无碍,就不用担心,也不用急于去医院。真相解读: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骨质疏松的老人在跌倒后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可能表现为嵌插骨折,即骨折部位稳定性较好,患者在骨折后仍可站立行走,疼痛感也不太剧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骨折断端会被吸收,加上患者活动增加,骨折部位可能会产生移位,从而出现明显的疼痛,此时再去往医院也已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此外,老人跌倒还可能存在内出血的风险,加之高龄老人痛感减弱,对颅内或脏器内出血不敏感,如不及时就医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来源:头条辟谣评审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陈锐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梅雪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合作平台:百度知道、澎湃号·湃客、夸克、UC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辟谣榜#谣言#2022年进入倒计时#2022#盘点#盘点2022#辟谣#新知#科普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2022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你信过几条?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你信过几条?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2022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你信过几条?2023-01-01 10:35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12月30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2022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你都见过几条?2022年度朋友圈 十大谣言01个人二维码收款要补税有网传消息称,自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性收款且将追查近4年数据,一旦数额较大需按4.5%补数,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真相:☞对此,微信和支付宝回应称,追查个人收款码近4年数据的说法为造谣。02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的采样棉签有毒一条关于“采样棉签”上有试剂有毒的传言在网络传播,大意是说核酸检测使用的采样棉签有致癌物质,轻则导致咽喉炎,重则导致严重的疾病。不少老人听说后出现抵制核酸检测的情绪。真相:☞ 采样棉签与日常生活使用的棉签不一样,不含试剂,更没有毒性。采样棉签实际名为“一次性使用采样器”,属于医疗领域通用产品,可对不同部位进行采样,并非特别为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生产,所以采样器上不会含有其他试剂。03“医保卡”到期后需花25元换卡一则“医保卡到期需自费更换,否则无法使用”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真相:☞经工作人员核实,该市社保中心表示未发布过这类信息。 04疫情期间每天可领取补贴?网上出现多个版本的“疫情补贴”信息。有传言称“封控期间居民将享受补贴80元/天”,也有称“市民补贴50元/天”,还有的称“大学封校期间学生享受补贴50元/天”。 真相:☞ 多地警方回应:网传信息不实,且涉嫌诈骗,目前链接已无法打开。05千金藤泡水喝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网络热传千金藤泡水喝可预防新冠病毒。真相:☞ 首先,千金藤和千金藤素是两码事,想用千金藤泡水预防新冠病毒根本没用,随意食用还有中毒风险;其次,千金藤素对于新冠病毒有一定效果只是实验室结论,还需要到临床上进行研究。06电热毯、暖宝宝有辐射?有流言称,电热毯和暖宝宝中有辐射,长期使用可能会致癌。真相:☞普通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都在300赫兹以下,属于极低频的非电离辐射,并不会损伤DNA和细胞,更不会致癌。暖宝宝采用的是简单的氧化反应放热原理,这种氧化反应本身并不会产生辐射。07“飞机喷洒打药”“全城消杀”?一则内容为“飞机喷洒打药”“全城消杀” 的涉疫信息在网上传播。真相:☞针对这一网传信息,北京平谷、德州、沧州、临沂、东营、灵石等多地官方回应:传言不实。08在厨房做饭时打电话很危险会爆炸?网上流传着一段话:不要在厨房打电话、接电话,会很危险。真相:☞ 经查证,在厨房的微波炉或煤气炉边打电话引起爆炸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没有过相关案例。中国石油曾发文强调:厨房内引发爆燃事故必须满足3个条件:1、发生燃气泄漏,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2、厨房处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封闭空间;3、明火或有电流通过产生一定的能量,从而引燃气体。09O型血是"万能血"可以随便输很多人认为,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类型血液的输入,而O型血可以输送给任何人。真相:☞ “万能血”其实并不“万能”,而且还很危险。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B抗体,一旦把O型血血浆输入A、B、AB血型患者体内,会立刻发生凝集反应,使受血者红细胞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溶血。总之,输血前必须要做血型交叉检验,输血要输同型血。10借清洗油烟机的名义拐卖小孩?朋友圈被一条“打着免费上门清洗油烟机的幌子拐卖小孩”的内容刷屏,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讨论。真相:☞ 经核实,当地警方并未接到类似的报警。而“有人借清洗油烟机拐卖小孩”的传闻近年来也曾在多地出现,各地警方也已做了辟谣和回应。上面这些谣言,大家是不是多多少少有点眼熟?甚至有可能在各个亲戚群中都出现过,全都见过请按1,一条都没见过请按2,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这人间的参差2023年正在快马加鞭赶来,新的一年里,也要火眼金睛辨谣言!明年见!来源:微信安全中心、中国新闻网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2022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你信过几条?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辟谣•2022】十大科学谣言!我好像被骗了…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2022】十大科学谣言!我好像被骗了…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辟谣•2022】十大科学谣言!我好像被骗了…2022-02-16 17:00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喝“0蔗糖”饮料不代表不含糖分“一孕傻三年”的论调不仅不尊重女性更无科学可言减肥期间拒绝食用主食和油脂不仅没办法高效率减肥还会给健康带来风险......近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21年度科学辟谣榜都有哪些谣言“榜上有名”带你来鉴别!谣言1“0蔗糖”就是无糖真相:0蔗糖不代表无糖。“0蔗糖”可理解为未添加蔗糖,但并不代表该食品内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类。“0糖”和“0蔗糖”表示的含糖成分、含糖量截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谣言2用乳铁蛋白牙膏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真相:幽门螺旋螺杆菌主要寄居在人体胃部,在口腔牙菌斑、舌苔、唾液也有少量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使硫化氢大量增加,引起口臭,这并非通过刷牙就能解决。目前,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模式,牙膏只是刷牙的辅助用品,不能作为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谣言3“一孕傻三年”真相:“一孕傻三年”本身就不科学。因为生养孩子令妈妈们紧张、疲惫,睡眠质量直线下降,这会导致人经常出错。但这些都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造成的,跟“傻”不沾边。这种论调,既不尊重女性,更无科学性可言。谣言4核技术灭蚊对人体不安全真相:核辐照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已比较普遍,被证明是安全无残留的。核辐照技术灭蚊就是瞄准蚊子强大的繁殖能力,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让雄蚊不能正常孕育。这种灭蚊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基本忽略不计,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谣言5减肥应该拒绝吃主食和油真相:油脂和主食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肪除了能提供热量,还起着保护脏器、维持体温、提供必需脂肪酸等重要作用,而主食能提供必需的热量,如果为减肥拒绝摄入,会让身体没法高效运转,带来健康风险。谣言6水果越酸维生素C含量越高真相:水果吃起来酸不酸,主要取决于水果中的有机酸含量,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此外水果的含糖量,会影响水果的“糖酸比例”,含糖量高吃起来甜,反之更酸。因此,口感是否酸,受维生素C的影响很小,靠口感来判断维生素含量,是不准确的。谣言7“左旋肉碱咖啡”可以健康减肥真相:虽然大量文献证明左旋肉碱可降低体重和减少体脂,但大部分受试者都配合适量运动及合理饮食。人体自身可合成足够的左旋肉碱,单纯口服左旋肉碱并不能增加肌肉肉毒碱浓度,也不能促进脂肪燃烧。单纯靠饮用“左旋肉碱减肥咖啡”减肥不靠谱。谣言8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更安全真相:是否加入食品添加剂是由食品性质和生产工艺决定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A食品中无毒的添加剂,在B食品中可能就严禁添加。因此,不能单纯以是否有食品添加剂来判定食品的安全性。谣言9不渴不用喝水真相:不要等到身体已经发出“渴”的信号再喝水,因为一旦能够觉察到“渴”,就意味着身体至少已经缺水2%以上,而经常缺水,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可以保持一定频率,每次喝50-100毫升。一次喝水太多,对身体也是有损害的。谣言10量子波动速读,可以提高学习能力真相:人类在学习的时候,人眼对于信息的获取、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都是有生理极限的。量子研究“波”的概念和水波、声波有很大区别。而且无论波的概念如何拓展,书本上的油墨并不具备辐射和传播的功能,书本的知识更不会自动呈现到人脑里。不难看出,这些谣言都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专家提醒,公众在面对这些看似“科学”的内容时,不要马上全盘接受,要考虑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应该相信专业机构或专家,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理解能力。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原标题:《【辟谣•2022】十大科学谣言!我好像被骗了…》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谣言粉碎机】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出炉,你信了几个?_腾讯新闻
【谣言粉碎机】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出炉,你信了几个?_腾讯新闻
【谣言粉碎机】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出炉,你信了几个?
3月26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典赞·2022科普中国”揭晓盛典播出,现场发布了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其中,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O型血更招蚊子等10条流传甚广的谣言入选。
谣言
1、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
真相:长期吃素、营养不良、过度减肥的人,也可能得脂肪肝。脂肪的代谢需要载脂蛋白作为“交通工具”。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运输多余的脂肪,这些脂肪堆积在肝脏导致脂肪肝。
谣言
2、孩子生病后打针比吃药“好得快”。
真相:口服药物多数会经过肝脏的首关消除作用,起效相对比较平缓,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会降低。而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人体,不良反应风险增加。通常在不适合口服给药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注射方式给药。
谣言
3、吃了橘子后做抗原或核酸检测会阳性。
真相:吃橘子难以影响检测结果。抗原检测时如操作正确,取样部位是鼻腔黏膜,此处也不会接触到食物。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过扩增新冠病毒的核酸来判定结果,该过程中要经过洗脱、纯化,杂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谣言
4、土豆发芽,把芽削掉就可以吃。
真相:龙葵素有毒,土豆发芽后,其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一次摄入200mg龙葵素,即相当于约30g已经变青或者发芽的土豆,就可以使人中毒,严重还会致命。发芽严重的或无法判断发芽程度的土豆,坚决不要食用。
谣言
5、O型血更招蚊子。
真相:蚊子通过触角来识别人体散发出的气味,通过气味来选择叮咬对象。而人的气味主要由基因决定,这种差异跟血型并无关系。招蚊子的人一般可以采用物理防护和化学驱蚊的办法。
谣言
6、蜂蜜、大蒜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真相:网传“杀菌神器”如蜂蜜、大蒜等,并不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细菌在蜂蜜中会因失水而凋亡,但蜂蜜进入胃部会被稀释,无法达到杀菌效果。大蒜所含的大蒜素虽能抑制细菌生长,但进入人体后会分解,也难以发挥杀菌抑菌功效。
谣言
7、感染新冠后要综合用药,这样好得快。
真相: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生命危险。每种药物都有严格的用法用量,擅自服用多种药物,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过量用药,危害人体健康。居家治疗的患者,建议按照卫健委居家治疗指南用药,不要自行联合用药。
谣言
8、近视可以通过手术治愈。
真相:近视不可逆。近视的原因是眼轴变长。现阶段,包括手术、戴眼镜在内的任何手段,只能矫正视力,而不能使眼轴变短恢复原状,也不能预防高度近视带来的并发症。因此,近视预防更重要。
谣言
9、可以靠只吃水果来减肥。
真相:只吃水果难以减肥且不健康。要想维持健康,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长期只吃水果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而且部分水果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体重甚至会增长。
谣言
10、家附近有变电站很危险,需要搬家。
真相:中国变电站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电磁辐射领域属于极低频率,辐射范围非常小,居民无需担心。同时,变电站有一定的覆盖区域即供电半径,超过供电半径,就无法保证有效供电,因此城市变电站也无法随意远离居民区。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郭芳
涉及版权问题请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第二批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第二批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繁体
搜索
首 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首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第二批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
2022年10月05日 10:04
来源:
中国网信网
【打印】【纠错】
中央网信办深入推进“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继开展四川泸定地震网络谣言溯源处置工作后,督促网站平台进一步全面排查整治涉突发事件、疫情防控、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网络谣言。截至目前,抖音、微博、腾讯、快手、百度、哔哩哔哩、小红书、知乎、豆瓣等重点网站平台共处置传播网络谣言账号2800余个,第一时间溯源并关闭首发账号,有力震慑造谣传谣行为。现将首发谣言典型案例通报如下:一、疫情防控类谣言近期我国局部地区新冠疫情时有发生,一些账号借机杜撰涉疫情防控不实信息,干扰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如,QQ账号“月西”发布“打新冠疫苗后出现肺结节”的谣言;微博账号“lin漾烟苓yang”发布“成都出现猴痘病例”的谣言,引发社会恐慌。快手账号“宇宙笑王”发布“住户在家不戴口罩被抓走”的谣言;微博账号“花生馕杀手”发布“老人因饥饿上吊自尽”的谣言;抖音账号“疫情当下作为一个网友能做的”发布“女子下跪向志愿者求物资”的谣言,挑拨不明真相群众批评声讨。微博账号“_可兜-卟湘_素言”发布“四川遂宁所有路口将由部队接管”的谣言;快手账号“天津塘沽亲民车,占标练手”发布“10月1日起天津封城3天”的谣言,捏造不实管控措施,扰乱公共秩序。二、突发事件类谣言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一些账号故意搭蹭热点,臆测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引流,产生恶劣社会影响。如,微博账号“转身看2012”发布“郴州高铁列车起火”的谣言;小红书账号“柒柒”发布“上海地铁2号线有人狂犬病发作”的谣言;抖音账号“小山”发布“长沙电信大厦起火室内视角”的视频,实为2021年某地火灾视频;快手账号“朝阳包哥”发布“大连一小区有人驾车追撞多人”的谣言,引发民众恐慌担忧情绪。三、社会民生类谣言一些账号捏造歪曲社会负面事件,误导网民认知,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如,微信账号“梦蝶”发布“全国航班大面积取消”的谣言;快手账号“小九说交通”发布“2022年将实行红绿灯新国标”的谣言,引发网民猜测质疑。抖音账号“小奇迹A”发布“幼儿园老师剪多位幼儿上颚”的谣言,挑拨激化社会矛盾。小红书账号“唐糖”发布“重庆嘉陵江被晒干了”的谣言,引发网民对气候变化的焦虑。中央网信办将持续深入推进专项行动,督导网站平台切实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测和查证处置,依法从严惩治造谣传谣行为,并陆续公布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曝光,引导广大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关闭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学习强国
◆ ◆
微信
◆ ◆
返回顶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PC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05 22:51:03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繁体
搜索
首 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首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
2022年09月02日 18:25
来源:
中国网信网
【打印】【纠错】
为深入清理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按照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清理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着力解决旧谣言反复传播、新谣言层出不穷的问题。健全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打通谣言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加大造谣传谣行为惩治力度,查处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最大限度挤压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生存空间,营造清朗网络环境。二、工作任务坚持管内容、管行为、管主体相结合,聚焦问题多发高发的重点平台、重点环节、重点版块,切实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建立完善常态化治理机制,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一)坚持分类研判处置。一是对涉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要政策发布以及侮辱诽谤英雄烈士、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精神等谣言和虚假信息,要从严从快从重清理处置。二是对涉安全生产、交通运输、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特别是涉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谣言和虚假信息,要积极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正面回应,澄清事实,回应关切。三是对社会、经济、民生领域的谣言和虚假信息,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推动及时发声辟谣,防止扩散蔓延,误导民众。(二)加大溯源追责力度。一是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提升溯源能力,对首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平台账号,视问题性质进行处置处罚,强化源头遏制。二是制定完善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处置处罚细则,根据严重程度、是否首发、转发次数等维度,视情采取警告、禁言、永久封禁等措施。三是对首发恶劣谣言、多次传播谣言、利用谣言进行恶意营销炒作的账号主体,纳入黑名单管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四是定期集中通报曝光处置处罚情况,公布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三)健全完善辟谣机制。一是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组织网站平台对存量谣言和虚假信息进行摸底,打上标签,对新增谣言和虚假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准确辨识,认定后及时打上标签。二是要求重点网站平台开设辟谣专栏,及时转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和相关部门权威信息,全面推送呈现。三是在评论置顶位及时展示重要辟谣信息,搜索涉谣言关键词时,在搜索结果中突出显示辟谣信息,社交群组加强提醒警示,扩大权威信息的覆盖面和触达率。四是研究完善算法推荐规则,对接触过谣言和虚假信息的用户,精准推送相关辟谣信息,提升辟谣效果。五是要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完善信息通报、线索移交、联合处置等工作机制,发生重大网络谣言事件时,联合发布权威信息,及时澄清事实,回应群众关切。(四)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一是做好存量处置,督导网站平台落实管理要求,对已认定的谣言和虚假信息,第一时间排查处置,防止反复传播。指导平台建立样本库,及时更新完善,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比对匹配,做好拦截处置。二是做好增量遏制,加强日常监测分析,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信息,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查证,及时识别处置,努力把新发谣言和虚假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强化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线索监测报送,网站平台常态化开展日常监测和线索收集,按要求及时上报。四是重点网站平台要设立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门举报入口,细化分类标准,发动广大网民积极举报,广泛提供证据线索。三、工作要求(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地网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 认真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要认真梳理属地问题多发高发的平台环节,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抓好专项整治任务落实,确保工作实效。(二)全面排查整治。要督促属地重点网站平台成立工作专班,紧盯重点呈现区域,全面排查问题漏洞,提升技术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内容审核管理,确保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三)强化督导问责。各地要组织对专项行动效果进行评估考核,建立工作台账,根据问题严重程度、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对于专项行动要求落实不力、问题突出的网站平台,严格进行处罚问责。
关闭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学习强国
◆ ◆
微信
◆ ◆
返回顶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PC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05 22:50:45
这些谣言别信!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发布——人民政协网
这些谣言别信!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发布——人民政协网
科技
读懂,最中国的民主
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首页>科技>资讯
这些谣言别信!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发布
2023年03月27日 13:19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王硕)2023年3月26日,在“典赞·2022科普中国”特别节目上,发布了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排名不分先后)。谣言1.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错!长期吃素、营养不良、过度减肥的人,也可能得脂肪肝。脂肪的代谢需要载脂蛋白作为“交通工具”。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运输多余的脂肪,这些脂肪堆积在肝脏导致脂肪肝。谣言2.孩子生病后打针比吃药“好得快”错!口服药物多数会经过肝脏的首关消除作用,起效相对比较平缓,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会降低。而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人体,不良反应风险增加。通常在不适合口服给药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注射方式给药。谣言3.吃了橘子后做抗原或核酸检测会阳性错!吃橘子难以影响检测结果。抗原检测时如操作正确,取样部位是鼻腔黏膜,此处也不会接触到食物。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过扩增新冠病毒的核酸来判定结果,该过程中要经过洗脱、纯化,杂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谣言4.土豆发芽,把芽削掉就可以吃错!龙葵素有毒,土豆发芽后,其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一次摄入200mg龙葵素,即相当于约30g已经变青或者发芽的土豆,就可以使人中毒,严重还会致命。发芽严重的或无法判断发芽程度的土豆,坚决不要食用。谣言5.O型血更招蚊子错!蚊子通过触角来识别人体散发出的气味,通过气味来选择叮咬对象。而人的气味主要由基因决定,这种差异跟血型并无关系。招蚊子的人一般可以采用物理防护和化学驱蚊的办法。谣言6.蜂蜜、大蒜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错!网传“杀菌神器”如蜂蜜、大蒜等,并不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细菌在蜂蜜中会因失水而凋亡,但蜂蜜进入胃部会被稀释,无法达到杀菌效果。大蒜所含的大蒜素虽能抑制细菌生长,但进入人体后会分解,也难以发挥杀菌抑菌功效。谣言7.感染新冠后要综合用药,这样好得快错!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生命危险。每种药物都有严格的用法用量,擅自服用多种药物,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过量用药,危害人体健康。居家治疗的患者,建议按照卫健委居家治疗指南用药,不要自行联合用药。谣言8.近视可以通过手术治愈错!近视不可逆。近视的原因是眼轴变长。现阶段,包括手术、戴眼镜在内的任何手段,只能矫正视力,而不能使眼轴变短恢复原状,也不能预防高度近视带来的并发症。因此,近视预防更重要。谣言9.可以靠只吃水果来减肥错!只吃水果难以减肥且不健康。要想维持健康,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长期只吃水果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而且部分水果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体重甚至会增长。谣言10.家附近有变电站很危险,需要搬家错!我国变电站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电磁辐射领域属于极低频率,辐射范围非常小,居民无须担心。同时,变电站有一定的覆盖区域即供电半径,超过供电半径,就无法保证有效供电,因此城市变电站也无法随意远离居民区。“典赞·科普中国”是由中国科协牵头主办的一项评选年度科普典型的活动盛事,创始于2015年,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八届,通过盘点年度科普的人物、作品、事件和谣言,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品牌活动之一。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由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支持。
编辑:马嘉悦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友情链接: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协网
全国政协英文网站
中共中央统战部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全国工商联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国记协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央视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军网
中国新闻网
法治网
中工网
未来网
团结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律师|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管·人民政协报社主办法律顾问: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和各种信息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0070号 京ICP备090781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06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146989 举报邮箱:rmzxw@rmzxb.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涉疫谣言套路多,捕风捉影惹恐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12月辟谣榜综述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涉疫谣言套路多,捕风捉影惹恐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12月辟谣榜综述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繁体
搜索
首 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首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涉疫谣言套路多,捕风捉影惹恐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12月辟谣榜综述
2023年01月16日 20:15
来源:
中国网信网
【打印】【纠错】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2022年12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编造官方信息、虚构涉疫事件、炮制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伪科普”等方面,以假借权威、移花接木、捕风捉影等套路蛊惑人心、制造恐慌,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假冒权威造谣生事。“新十条”优化防控措施发布后次日,所谓“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正式摘牌”的谣言紧随其后,并配以照片为证。事实上,国务院从来没成立过“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这一机构,网传图片不是“联防联控小组”摘牌场景,而是国家卫健委2020年将其新闻发布会背景改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背景的照片,造谣者真可谓“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此外,“国家要求快递业1月8日停业”“ETC车主需核验身份,否则超期限用”“接种新冠疫苗可申领补偿”等也系假冒国家部门、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发布的消息,无中生有、混淆视听,目的是将网民骗进钓鱼网站。捕风捉影制造恐慌。随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增多,网上对病毒传播、疫苗接种、预防诊疗等方面的信息高度关注。一些捕风捉影、随意编造的谣言信息趁机在网络流传。某些别有用心的造谣者编造荒谬故事,谎称“病毒学博士5天内连续感染两次不同毒株”“2020年原始病毒株、德尔塔又来了”,以莫须有的消息渲染紧张氛围。除疫情外,网上出现的“硫酸铜鱼大量流入市场,渔民自己都不敢吃”引发网友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疑虑和对身体健康的担忧。事实上,根据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数据,我国养殖及销售的淡水鱼体内铜离子浓度较低,食用淡水鱼摄入铜风险较低。相关虚假视频歪曲真相,制造恐慌博出位。假常识和伪科普混淆视听。正值许多人遭遇感染或为家人而担忧之际,造谣者却利用人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以关心之名行误导之实。其中,在网上疯传的一张“感染新冠病毒‘吃药顺序图’”就是一张煞有介事的谣言图,还有“感染新冠后不能吃布洛芬”“两种退烧药可混吃”等涉及用药的传言,给那些正迫切需要科学治疗方法的群众传达了错误信息。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许多人通过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的方式提升免疫力,“水果越酸维生素C含量越高”“无菌鸡蛋完全无菌且营养价值高”的伪科普让不少人信以为真。殊不知,这类与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假常识”“伪科普”往往只是博眼球的营销手段。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广大网友发出倡议,不发布、不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重要信息以官方权威发布为准,不做谣言的“中转站”。抵制谣言,人人有责!
关闭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学习强国
◆ ◆
微信
◆ ◆
返回顶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PC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05 22:24:07